九成爸妈都错了足踝专家教你给孩子买鞋的

时间:2017-9-3来源:疾病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其实95%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选童鞋!宝宝的鞋子怎么买?这是个问题。比如,杨紫琼的脚当年是吓坏过许多人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拇外翻”,高跟鞋特供。如果你过早让孩子穿上高跟鞋,未来简直不敢想啊!另外靴子也不是好选择,特别是尖头靴!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足部发育异常会产生局部症状,也影响站立、步行等运动时其他部位的问题,影响正常的骨骼发育。有很多家长询问如何给孩子选择鞋子的问题,今天我们医院知名足踝外科专家谢鸣主任为大家解答。

专家简介

谢鸣:医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教授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外科常委、中国医促会足踝外科组副组长、湖北省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六省足踝联盟主席

擅长领域:Pilon骨折、复杂距骨骨折及中足(舟骨、骰骨、楔骨、跖骨)骨折等足踝创伤疾病手术;各类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损伤、烧伤后足部畸形如:跛行足畸形、扁平足等矫正手术;距骨软骨坏死、踝关节置换、陈旧性跟腱断裂、骨不连及骨缺损等关节修复与重建手术。

孩子的足弓什么时候出现?对话专家问题之一

谢鸣:

刚出生的宝宝都是平脚板,一般到宝宝两三岁时,就能看到明显的足弓了。

足弓是由足部的骨骼、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的向上凸起的弓,是人体很重要的减震系统,在长时间行走时,足弓的弹性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起缓冲的作用。足弓对宝宝是很重要的,随着宝宝的长大,足底的脂肪逐渐变薄,足弓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足弓的发育不良,扁平足宝宝的运动能力会受到限制,当宝宝学会站立、走路后,这种能力的缺陷会日渐突出。他们在走路、站立过程中比其他宝宝更容易疲劳,小腿容易出现酸胀感,严重时膝关节和腰部也会有不适感,因此走路姿势不稳、运动后容易脚部发软。1)新生儿和婴幼儿(0~3岁)足部圆润光滑富有弹性,足部骨骼70%为软骨,无足弓形态属于扁平足,因此这一阶段的扁平足多属生理性无需就诊。常见病理情况需要就医的有:a、孩子一出生即发现足内翻畸形,考虑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b、孩子一出生就发现足底凸起,足背外翻、僵硬,考虑先天性垂直距骨,此外还有神经系统问题,要早期进行干预;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2)1岁左右孩子的足的稳定性差,刚开始学习站立和行走的孩子还易出现外翻足现象,如果站立行走时家长发现孩子足跟外翻或同时家里有扁平足的遗传史,建议带孩子到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检查。3)随着足部的发育(3~6岁),儿童脚底厚厚的脂肪逐渐消退,脚掌掌纹慢慢增多,儿童走路稳定性变好,足部骨骼开始骨化,足弓形成,此时将慢慢由扁平足变为正常足。如果这一阶段孩子站立时无足弓出现医院就诊。4)6~12岁儿童足部骨骼发育渐渐成熟,足弓形态慢慢由发展期向稳定期靠拢,掌纹增多,稳定性好。5)13岁则足形态发育完全成熟,足弓形成,但此阶段需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所造成外伤和病变。这一阶段未形成正常足弓的孩子可出现在长跑或剧烈体育活动(篮球、足球等)后诉足部不适或疼痛,轻者休息后缓解,重者需就医有的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那么如何给孩子选择鞋?

对话专家问题之二

谢鸣:

1)足部正常生理状态情况下,学步期之前(1岁)首选不穿鞋,光脚丫子让足自由生长,不要让鞋子束缚足部生长。

2)学步期(1~3岁)选择舒适、透气、高帮硬底鞋,重量适当,尺码选择上大半码最佳。最好是专为刚学步孩子设计的婴童鞋,其设计理念为配合婴幼儿步行状态,但这类鞋价格较贵,家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此阶段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有利于孩子足弓的正常发育。

3)学龄儿童(3~8岁)可选鞋底后跟和帮面较坚硬的鞋子:可承托足弓,保证足弓形态的正常发育。鞋底(前足位置)跖趾关节要易于弯曲,满足鞋子的合脚性。这一阶段孩子好动,鞋子的面料要透气舒适(真皮材质透气性最佳)。

4)13岁儿童骨骼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完善,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审美观、自己的喜好,在买鞋时可以以舒适性和外观美感结合,这一阶段有的女孩子为了美模仿成人穿高跟鞋,但穿高跟鞋前脚掌受力过重,会导致足趾变形,所以建议这个阶段孩子不要穿高跟鞋和一些和脚型不合的鞋子。

怎样预防扁平足?对话专家问题之三

谢鸣:

1不要成为小胖墩。宝宝的足弓本来就比较薄弱,不能负重过大,如果太胖了,小脚丫会难以承受,足弓会被“压塌”。因此,适当的控制体重很有必要。2不要过早学走路。宝宝年龄小,足弓的承受能力差,学会站立后,父母不要着急让宝宝学走路,可能对足弓造成更大压力,容易形成扁平足。3重视鞋的选择和足部锻炼。扁平足与遗传有着一定关系,如果父母就是扁平足,那么对宝宝的足弓就要更细致地观察和保护,可让孩子在软的垫上行走,比如棉絮或者软垫毯。学龄期的孩子穿什么的鞋子,怎么运动,医院来咨询专业医生。如果孩子运动后疼痛,经常崴脚,就一定要进行干预。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扁平足,一生都没有发病就忽视是门诊中常见的误区。4不要用成人办法对待孩子。足部问题的矫正一开始都是赤脚,然后再进行矫正,而不是一开始戴支具,有的家长侥幸心理用自己的办法对待孩子,会耽误孩子最佳治疗器。每十个扁平足的人就有一个发病,这个概率并不低。现在,其实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不要等到平足导致关节的早期退变,与全身其他结构不匹配才来就诊。早期预防,孩子仍然参加各种运动,不要担心孩子术后恢复不到正常水平。

·END·

武汉晚报·周医见:whwbzyj

播播老师邮箱:hufangyuan

yeah.net

编辑:胡方园设计:董超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zl/613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