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滋养07岁的孩子转载
滋养0-7岁的孩子
0—7岁的孩子像一个大的器官感受着这个世界,将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吸收进去,我们应将孩子作为感觉体来认识和对待。一个生命越小的时候越依赖感官,而接触越多的非自然物质就越迅速地关闭了人人都有的感官功能。0-7岁的体验会映射到63-70岁的经历。当然,也会影响到人生的各个阶段。0
触摸感、生命感、律动感、平衡感是基础,这4种感觉在孩子的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重视这四种而忽视了其他,不,只是这四种感觉在0―7岁发展最强健,而且只有当低层次感觉发展了才能去发展更高一层的感觉,这4种感觉的发展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让我们从最高级的感觉讲起:最高级的感觉是“自我感觉”,包含着沉睡的意志、理性的思考和感觉。意志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人的行为。感觉在思考和意志之间,在人半清醒的状态下左右着人的行为,也影响着人的思考。当意志和感觉缺乏协调时,人的行为会表现出非理性。如:在意志的支配下做出动物式的本能反应。但意志也可以是完全为他人着想的神圣行为。人在感觉支配下做出的本能反应可以是情绪化的结果,也可以是最人性的行为。自我感觉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感知他人的存在,以及他人的自我存在。
自我感觉的发展并不是自私行为,而是一个无私行为。对待他人一切理性和非理性的行为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自我。人性化教育就能发展自我的感觉,在自我作用下,让人的理性发挥意志本能和感觉的最高反应。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了解他人的思想就是对自我感觉的提高。危害自我感发展的因素有:人与人之间没有兴趣、没有爱、互不理会;接受媒体和其他没有真正存在心理本质的东西;周围环境没有秩序感(混乱会让孩子找不到自我的感觉);成人对待孩子和周围的人展现的是不美的自我。
如何滋养:
⑴自我感觉在孩子小时候,通过触摸感来发展,或者通过父母(老师)的示范,感受“我”是这样的,希望成为这样的“我”。家庭中父母就是“我”,学校中老师就是“我”,对待孩子和周围的人要热情和有爱心,平等待人,人与人之间多沟通交流,要向孩子展现作为一个有道德品性、善的人的形象,为孩子将来的“我”打下良好基础;
⑵让孩子周围的环境有秩序和有条理,如果孩子进入教室,东西摆放混乱,孩子就找不到“我”的感觉,拥有秩序的生活,物品物归其位,让孩子通过秩序和条理感受到“我”的存在;
⑶大人之间和对孩子的爱,多朋友,多访问和在一起;
⑷真正的对别人的知觉和意识。
其次是“思想感觉”,人是惟一能通过思想来沟通的生物。在沟通中必须感知自己的思想和他人的思想,才能与他人形成真实的接触,史代纳称之为“对他人自我的感知”;缺乏这种感知可能会带来疏离感,而无法与人沟通和获得友谊。在当代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太多利益冲突,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可信任,疏离感困扰着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
要在早期发展这种感知能力,就必须给儿童创造人际接触的机会。儿童的玩伴、祖母生日宴会之类家庭假日团聚或庆祝会,或家庭生活中的来来往往的社交活动等,都可以让儿童与朋友、家人分享、体验。这些共享的体验能让儿童发展出对他人需求的真实感知,而且能愉快地跟其他同伴产生联系。
危害思想感发展的因素有:没有道德、没有意义的行为;杂乱、没有规律的思考;与他人不愉快的接触过程;颠倒事物本来的意义;没有道理和原因的联系等。如何滋养:孩子还没有思想感觉,我们成年人要通过清楚地表达对各种事物的看法来展现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思想。孩子在不停地吸收成人的思想和言行举止,如果成人爱闲言碎语、搬弄事非,孩子也会成为一个爱告状,说闲话的人,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的榜样。成人谈一些贴近孩子务实的事情,孩子吃饭时,餐桌谈话要与孩子相关,谈论与孩子有关的并且能理解的事,不能谈“人智学”等诸如此类抽象的精神方面超越孩子理解范围的事情;创造与他人愉快接触的机会;讲述真理和正确的道理;不同事情之间的比较;感受环境中不同事物间存在的关系。
再次是“语言感觉”,它跟我们讲话时的表达方式、表达思想的清晰度有关。我们通常说的语感,是语言的真正本质,通过人的语言可以判断人的个性特征和内在本质。语言的表达显得非常的重要。如果父母能够用适当的语言和适当的方式跟孩子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感,而且还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这里谈到的语言还包括肢体语言。由于语言是来自感受和思考,感受和思考又来自运动,所以运动做得好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也强一些。
危害语言感发展的因素有:封闭的表达;含糊不清的语言;没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过于平淡的、不让孩子弄清大人心情的表情;撒谎,表里不一;对孩子用哄婴儿的语调(这不是我们世界真实的语言,孩子是在成长中,应该是向前发展而不是向后退缩)。
如何滋养:用正常人的语速讲述事情,描绘图景,对孩子展现优美清晰的成人语言,语言自然、真实、充满想象力和色彩,使用热情的说话语气,在语言表达时加上身体动作和表情;心理想法和口头表达统一、真实;感受有个人特点的个性化表达方式;顺应季节,描述季节,朗诵、背诵与之相关的诗歌、散文,一首关于秋天的诗,引导孩子去留心观察秋天的美丽,会滋养孩子的语言感觉。
再其次是“听觉”,人通过听觉,世界可以在人的内在留下印象。听觉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是只接受声音,没有感受。高级是能在听到声音后对声音产生感受和理解。人耳朵能“调到”恰好的程度来感知世界的缤纷多样。因此听觉是人具有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没有发展好,就会处在听觉的低级阶段,不能认真聆听人们的谈话,注意力不集中。像大人一样,儿童要体验这个世界,就需要有真正能够去听的耳朵。但现在许多儿童有耳朵却不想真正去“听”各种声音,更不愿意仔细聆听。对周围的声音不寻常型白癜风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
- 上一篇文章: 高校自强之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罗云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