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宣城ldquo火焰蓝rdqu

时间:2022-8-30来源:疾病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赵路路

泾县消防救援大队桃花潭路消防救援站特勤班班长

面对困难与险境从未退缩

入队15年共接警约余起

主动联系社区

连续4年帮扶孤寡残疾老人

彰显军民鱼水情深

今天的《宣城好人天天见》带大家

认识他

以苦为乐,伤痕满身的“拼命三郎”

年,18岁的赵路路应征入伍,圆了自己的军人梦。彼时,身高厘米的赵路路体重只有斤,由于身材瘦弱,训练成绩总落人后。倔强的赵路路鼓起不服输的劲头来,别人训练的时候他在练,别人休息了,他就挤出时间来练;别人跑米,他就练米;练单杠,他身穿全套战斗服;练短跑,他脚绑沙袋身负钢板;练挂钩梯,一把新梯子硬是褪了色。刻苦的训练在他手上留下了茧、胳膊上留下了疤、腿骨上留下了坑。不服输的赵路路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各项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很快在米、单双杠、个人操法等项目均取得优异成绩,以爬绳四楼为例,最快速度达到了11秒,入伍第二年就被评为了支队“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

之后,他更是连续13次参加支队级比武,连续11年参加全省竞赛。年,是他大丰收的一年,在当年的支队春季运动会中,赵路路奋勇争先,凭借自身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举夺得了个人爬绳第一名、负重折返跑第二名、四百米疏散物资第二名、技术综合操第三名、五千米跑第五名,并帮助中队取得了支队比武竞赛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个人也因个人总分第一荣获三等功。

在去年的全市实战化比武中,赵路路再次斩获个人总分第一名,也是宣城消防史上年龄最大的个人总分第一,再次因此被支队授予个人三等功。长年累月的训练在他手上留下了老茧,胳膊上留下了疤痕。就是这些磨不掉的老茧、消不掉的伤疤,体现了消防员不怕苦不怕累的血性和胆气。他也成为了全市消防指战员心中首屈一指的训练标兵,说到比武竞赛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他。

冲锋在前,赴汤蹈火的“钢铁战士”

对于消防员来说,守护人民的安危就是任务,保卫人民的安康就是责任。赵路路所在的泾县消防救援站,年均接警余起,他常常面对洪水、激流、烈火、高温、浓烟、毒气等各种困难与险境。一次出警中,泾县一粮站库房存放的熏蒸剂磷化铝遇水着火,库房内噼里啪啦作响,且弥漫着磷化氢等剧毒烟气。毒气在前怎么办?赵路路选择再次主动请缨,穿着重型防化服奔向火场。因为他深知,库房里磷化铝足有五六百公斤,如果不及时将剩余的磷化铝转移出来,将会引发更大的事故,危机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赵路路一次次冲进火场,一次次将还未发生反应的磷化铝一箱箱搬出来……

15年来,赵路路已记不起自己到底灭了多少次火、处置了多少起事故、救了多少人。只是在每一次任务中,他都催促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可能每快一秒,就会多救出一个人,多减少一些损失”。

初心不改,柔情满怀的“双拥模范”

为民服务不在于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有没有去做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年4月,他在社区义务宣传消防知识时,偶然得知驻地社区有一位低保老人,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没有子女,常年独居,生活拮据,孤苦无依。他默默找到社区干部,坚持要去看一看老人,与他结对帮扶。为了改善老人生活条件,给老人联系菜场,定期送去生鲜蔬菜,更是每月从工资中拿出元买米买油、补贴家用。他还组织战友,逢年过节就去帮他收拾家里、带他洗澡理发、和他说话解闷,帮他树立生活的信心,走出困难。这一帮,就是四年。他常说:“老人生活的好,我才放心,能帮一个是一个,我就是他的兵儿子”。

15年的时光荏苒,赵路路的身影出现在竞技的赛场上,出现在灭火救援的现场,出现在帮扶对象的家里。可跟消防站一条马路之隔的家,他回去的并不多。每年,他至少有4个月参加支队比武集训,在消防站执勤的日子常常一周才回家一次,只能让自己的爱人带着孩子趁着晚饭后休息时间来营区门口跟他说会话。他说:“是组织的关心培养让我走到了今天,获得了这么多荣誉,我只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才能带动身边战友、回报组织关爱。”

推荐阅读2月份“宣城好人”名单发布,这10人入选!安徽日报聚焦我市新风堂建设

文字来源

泾县文明办图片来源

宣城市消防救援支队

责编

夏奎

审核

许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zl/1445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