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1200元乌当百宜12名残疾人股东
时间:2023/12/11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次
11月12日,阳光很暖。上午11点30分,在乌当区百宜镇洛坝村同创生态养殖基地内,12名建档立卡残疾贫困群众欢欢喜喜领到了元的分红,这是乌当区残联整合6万元入股金为他们换来的收益。同创生态养殖基地,是贵州省残疾人脱贫攻坚优秀代表张跃平一手创办的农业企业,公司现有亩养殖基地、30亩深加工基地和3个农特产品专卖店。基地年出栏生态鸡10万羽、年产蛋5万玫、深加工鸡肉产品90吨,年产值多万元,共带动户低收入家庭和近20户残疾人家庭养鸡。 张跃平今年34岁,两岁半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父母带着他四处寻医,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很多外债,但他还是没能站起来,拐杖成了他的另一双脚,为此他曾敏感自卑,对未来也深感迷茫。但不甘心一辈子宅在家里,成为“啃老”一族和社会救济对象的张跃平,决心与命运抗争。 初中毕业后,张跃平到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就读。求学的道路上,张跃平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能获得奖学金。 然而,学有所成的张跃平在求职路上却遭遇了诸多波折,最终,不甘心一直在外打工遭人歧视的张跃平决定自己创业。年,张跃平租下了离家不远的20亩山坡地,小规模地办起了养鸡场。后来,在乌当区残联的帮助下,张跃平对养殖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治,规模扩大了,还成立了生态养殖基地,有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约在万元。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张跃平也有了一些想法,除了吸纳当地贫困户到基地就业,还让十几名残疾人在基地长期务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我深知残疾人在这个社会上就业很困难,当初我找工作就处处碰壁,我们都是弱势群体,现在我有能力了,就要向他们伸出援手,为家庭减轻负担。”谈起创业的初衷,张跃平如是说。同样因为小儿麻痹导致二级残疾的陈忠新一直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三口人的担子,全落在了媳妇一个人身上,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同创生态养殖基地的成立,为他带来了希望。今年已经是他在基地务工的第六个年头了。 “在这里帮忙给鸡加水加料,月工资2元,一年挣2万多,去年乌当区残联整合6万元资金入股基地,每年给我们分红元以上,可以填补家用了。”陈忠新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同创生态养殖基地共带动入股分红12户,分红金按照5%、6%、8%和10%逐年递增,今年是贫困残疾户第二年获得分红。在基地长期和季节性务工的人员达30余人,平均年收入在元以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菊编辑罗昌编审孙晓蓉杨唯
- 上一篇文章: 沭阳这位残疾父亲用三轮车驮出一个清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