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商洛好人名单
年第一季度“商洛好人”名单(17人)
一、敬业奉献类(5人)1.张治英,女,54岁,洛南法院速裁庭员额法官2.雷 鸣,男,47岁,洛南四皓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干部3.吴小妍,女,37岁,商南县过风楼镇耀岭河小学教师4.刘 鹏,男,44岁,商洛市初级中学教师5.王 伟,男,35岁,商洛公路局勘察设计室干部二、助人为乐类(4人)1.李文斌,男,41岁,商洛金梓锑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李光志,男,72岁,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退休老干部3.葛发青,男,38岁,山阳县城关街道办张垣村村民4.王平莉,男,37岁,商州区板桥镇水道河小学教师三、孝老爱亲类(4人)1.刘宏祥,男,49岁,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村村民2.周小莉,女,32岁,柞水县小岭镇李砭村幼儿园教师3.孙秀萍,女,40岁,丹凤县铁峪铺区域敬老院员工4.阮永琦,男,48岁,商州区牧护关镇泉源村村民四、见义勇为类(4人)1.郭建平,男,41岁,商洛亮山混凝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张伟东,男,31岁,山阳县城关街道西河社区居民3.程 霜,女,40岁,医院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4.李 楠,女,39岁,商洛市烟草公司职工事迹简介
一、敬业奉献类(5人)
1.张治英,女,54岁,河南光山人,洛南县法院速裁庭员额法官。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把“原告放心,被告信服,百姓满意”作为办案目标,公正无私,做到案件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年审理各类案件件,结案率99.78%,案件平均审理期限9.5天,调撤率78.93%,所审理的案件无一投诉、无一引发上访,审判质效位列全市前列。她在洛南法院工作三十余年,在审判第一线战斗二十余年,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先后被授予全市法院优秀女法官、全市法院办案标兵等荣誉,年7月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被树为政法先进典型。
2.雷 鸣,男,47岁,洛南县四皓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干部。参加工作28年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农技推广工作,深入村组农户,坚持工作在食用菌生产一线,帮助群众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他自费订阅技术书籍学习技术,自费赴西峡、商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地参加技术培训,熟练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他大胆创新,在野生品种驯化、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攻关,先后试验20余项,引进新品种4个,为食用菌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年培训农民多人次,进行生产技术指导余次,建起标准化食用菌栽培示范点8处,使连河村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达到50万袋,菇农集体年均实现经济收入达到余万元。
3.吴小妍,女,37岁,商南县过风楼镇耀岭河小学教师。她先后在水沟九年制、湘河、清油河、县初级中学工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常态化开展为边远山区学校“送教下乡”、为残障学生“送教上门”、“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教育实践活动,是“阳光师训”“名师大篷车”最坚定的志愿讲师。年一次偶然机会她走进耀岭河小学,看到这里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多数为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孩子,于是她主动向教育部门申请到该小学任教,在她的带动下,该校教学成绩逐步跃升片区榜首。她从教19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其原任课的初中物理成绩11次获得全县第一、4次第二,8篇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12项,先后荣获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商洛市物理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4.刘 鹏,男,44岁,商洛市初级中学教师。他时时处处事事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全身心扑到班级建设上,扑到学生成长上,探索实践科学高效方法,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指导学生自主管理。年参加“中华师德西部好教师之名班主任工作建设暨首届中小学班主任胜任力提升高峰论坛”被授予“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牌匾,引领全市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受到他积极影响,担当作为,奉献社会,石子敖、张燏斐、代煜洲等45人考入清华、北师大、武汉大学、中国科大等双一流大学,更有余名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奉献者。年初,以他的教育事例为原型的微电影《筑梦花开》在商洛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受到观众好评并参赛获奖。
5.王 伟,男,35岁,商洛公路局勘察设计室道路组组长。他长期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奋战在公路勘察第一线,用满腔的热忱在平凡的道路勘察设计岗位上践行着新时代公路人“团结、务实、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工作12年来,辗转近百个项目,从干线公路的大中修设计到水毁抢险的修复,从城市道路改造到三级路改二级路扩建,他负责和参与的项目达余公里。目前,他担任柞水大坪至营盘公路改建工程设计代表,他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同比传统工艺节约工程费用万元。他参与和负责的设计项目多次获得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的好评,多次被考核为年度优秀个人,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助人为乐类(4人)
1.李文斌,男,41岁,商州杨斜镇人,商洛市金梓锑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商洛曙光救援队、商洛彩虹公益中心成员。、年疫情期间,成立“商洛曙光救援抗疫突击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多小时,为多家单位和社区进行全面消杀,历时20天,消杀总面积65万平方米,惠及4万多人。洛南洪灾期间,他前往一线连续奋战8天8夜出色完成后勤保障工作。他曾冒雪为空巢老人送出棉衣多套;为山区多名留守儿童送去“清洁包”及学习用品;为商洛市多位65岁以上老人拍摄标准照等等,四年来个人捐款捐物2万余元。
2.李光志,男,72岁,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退休老干部。退休后他积极组织村里"五老"群体成立老年协会,利用他们自身的经验、威望等优势,积极投身矛盾调解、平安创建、乡村文明、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实践中,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实践中他探索出“察、缓、理、劝、宣”五字调解法,有效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累计调解纠纷50余起,赢得组织认可和广大村民信赖。他编排《十颂共产党》等乡土文艺节目20余个,开展送文化、送政策、送科技活动20余场次,弘扬了正能量,提升了精气神,他的点滴行动感染着身边人,带动着大家共同为乡村发展献计出力。
3.葛发青,男,38岁,山阳县城关街道办张垣村村民。作为山阳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一名志愿爱心车辆司机,疫情期间,响应号召,奔赴高速路口、边远镇村慰问一线执勤人员数十次。洛南水灾,他为灾区送去价值0元救灾物资,先后两次开车奔赴洛南县参加救援活动。年12月,他赴柞水县看望火灾家庭,慷慨解囊。年7月,他奔赴6个乡镇,为山阳县水灾灾区运送爱心物资。同时,近年高考、中考爱心送考送水等活动中,他从未缺席。加入协会不到两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80多场次,在志愿者中享有较好的口碑,成为众多志愿者学习的榜样。
4.王平莉,男,37岁,商州区板桥镇水道河小学教师。他长期帮助残疾同事,由于同事行动不便,他便义务带同事寻医看病、擦药换药、做饭,工作之余帮他做家务、干农活,照顾他平时的起居,让同事在生活中感到温暖和安慰。年,他结识了邻居80岁高龄老人,因为子女常年在外地,老人一人生活十分孤单,生活十分不方便,他便利用闲暇时间,帮助老人做饭洗衣服,陪老人说话,为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老人因病住院,子女不在身边,医院陪护,洗脚、按摩、翻身......细心照料老人。老人病重,他便搬进老人家里,自愿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经过照顾,老人逐渐康复。如今他和老人之间不仅有要好的忘年交友情,更有浓浓化不开的亲情。
三、孝老爱亲类(4人)
1.刘宏祥,男,49岁,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村村民。他悉心照顾岳父刘召有24年,是下河湾示范片区评选的示范典型。80岁高龄的老人刘召有,自36岁因伤致残已瘫痪在床44年,行动不便,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24年前刘宏祥主动将岳父接到家中照顾,这一照顾就一直到现在,刘宏祥在家承担起全部职责,穿衣、洗漱、喂饭、按摩、清理大小便等等,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他总是亲力亲为,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言语,只是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的把孝老爱亲化作生活中最自然的行为,用心用情遵循着“百善孝为先”的古训。
2.周小莉,女,32岁,柞水县小岭镇李砭村幼儿园教师。早年父亲和哥哥离开人世后,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年少的她就承担起理家的责任。年组建家庭后,丈夫家里的人口多,公公、婆婆60多岁,还有妹妹和一级残疾离异带着孩子的哥哥,迫于生活的压力,丈夫和公公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周小莉便一个人操持着家,她把婆婆、哥哥、妹妹和侄女接到自己家里,悉心照顾行动不便的妈妈和患病的婆婆,抚养没有妈妈的侄女,看护一级残疾的哥哥,种种的担子压到她肩上,可她从未气馁,从未抱怨。这样一位平凡的人,在生活中历经磨难,但依然坚强面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3.孙秀萍,女,40岁,丹凤县铁峪铺区域敬老院员工。铁峪铺敬老院主要接收的是患有各种各样精神智力残疾、社会流浪、无儿无女集中供养户,还有一些全身瘫痪的、身体多处神经坏死的、因病身体大面积腐烂的老人,她整天面对这样的群体,也曾想退缩,但她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一晃就是11年。她把每一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长辈,既当好保姆、老师、家长,还是矛盾调解员,对每一位老人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大家都对她的孝亲行动赞不绝口,但她却说:“我只做了一些作为晚辈应该做的事情”,她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4.阮永琦,男,48岁,商州区牧护关镇泉源村村民。阮永琦幼年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三级肢体残疾,年阮永琦的父亲突患老年痴呆,妻子在外务工,母亲身体不好,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了阮永琦身上。他每天天不亮起床把孩子送到学校,又赶回来给父亲穿衣服、做饭,再下田干活。由于父亲没有意识,他每天要按时给父亲翻身,每餐饭一点点喂给父亲,照顾父亲的大小便更是每天都要做的事,隔三差五为父亲擦洗身体。因为自身残疾,干活时总使不上劲,每天伺候父亲感到非常吃力。父亲常年卧床,需要定期出门晒晒太阳,对于一个自身行走困难的残疾人来说,是相当费劲的事情,虽然很辛苦,但阮永琦却非常满足,他说再苦再累,也要把老父亲照顾好,有机会尽孝便是他最大的福气。
四、见义勇为类(4人)
1.郭建平,男,41岁,丹凤县峦庄人,退伍军人,商洛亮山混凝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年1月18日下午郭建平在丹江桥下看到远处的河里有手在摇晃,走近一看,发现是两个年幼小孩在河中挣扎,大孩子压在小孩子身上被河水冲着往下漂。郭建平毫不犹豫冲下冰冷刺骨的河水,抓住年龄较小的孩子拖到岸边。此时,另外一个小孩已被水冲远,郭建平再次游回,几次尝试将孩子推上河岸都没能成功,只好将孩子的头托出水面,大声呼救,周围群众立即赶过来,一起将他们救上了岸。两名落水儿童很快被父母接走,身体并无大碍。郭建平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教育感染了周边群众,展示了新时期普通党员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陕视新闻、华商报、商洛日报、商洛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2.张伟东,男,31岁,山阳县城关街道西河社区张家涧组居民。年2月2日,张伟东夫妇在去杨地镇走亲访友途中,发现驾车坠入十几米深崖的杨滋龙一家,经下车查看,发现车中人员伤情严重,他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并联络杨地镇政府和卫生院请求救援,经过努力施救,先救出了杨滋龙夫妇和两个子女,他安排妻子和伤情较轻的杨滋龙留下照顾还未救出的老人,随后迅速驾车将伤情较为严重的杨滋龙妻子、医院救治,老人后因伤情严重等到卫生院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已无生命迹象。病愈出院后,杨滋龙携家人多次上门感谢,均被张伟东婉言谢绝,张伟东说:“这是一件小事,但凡有良知的人遇到都会挺身而出的,这是我应该做的。”他的事迹先后被陕西农村报、商洛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3.程 霜,女,40岁,医院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年8月15日早上7时许,晨跑的程霜经过丹江公园偶遇一男子晕倒在地。她立即指导身边群众拨打,在快速查体后,发现患者颈动脉搏动特别微弱,她立即跪在地上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经过持续三分钟左右的抢救,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一系列操作结束后,确认患者暂时安全,她这才感到浑身酸软瘫坐在地上。当急救车到达拉走患者后,群众才发现救人的“英雄”不见了。围观群众纷纷转发“救人”视频寻找“最美背影”,后经网络寻人并被多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报道,受到社会普遍
- 上一篇文章: 寄到天堂外婆那里的一首藏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