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如何推拿治疗小儿厌食
小儿
厌食
推拿
手法
医院儿科及儿童康复科
厌食
一起了解小儿厌食小孩子厌食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多发疾病,尤其在孩子一到六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孩子出现厌食危害是比较大的,可以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缓慢,严重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小儿厌食,不要怕
医院
儿科及儿童康复科专家提醒:
当孩子出现厌食情况的时候,
可以使用推拿方法来给孩子调理厌食
专业推拿
小儿厌食推拿小儿厌食推拿手法主要是针对宝宝厌食的情况,厌食的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食之无味、偏食挑食、面黄无华、腹胀便溏或大便干结、舌苔白或薄腻或呈地图舌。小儿推拿治疗厌食是以健脾和胃、促消化吸收为原则。
那么如何推拿治疗小儿厌食呢?
专家建议:对于一些服药比较困难的孩子来说,建议家长选择正规的推拿机构,在医师的指导下对小儿进行推拿,从而缓解小儿厌食的情况。
科普时间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小儿推拿手法吧
1、补脾经
位置: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赤白肉交际处。
手法:清补脾即来回推之。(最好将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
作用:健脾胃、补血气,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2、清胃经
位置: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
手法:从腕横纹向大拇指指根推就是清胃经了。
作用:清中焦之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等。(吐奶、打嗝、唇红胃口好拉的多大便粗,这时)
3、揉板门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清胃热、止吐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调三焦之气,主治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帮助小儿解决胃动力不足的问题。
4、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以图中黑点为起点,做顺时针作画圆,运的感觉为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又像是悬空,想象八卦那种柔和感。
作用:形滞消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5、四横纹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逐个掐揉,掐一揉三。
作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对食欲不振、疳积、腹泻、腹胀、腹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6、淸大肠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7、按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一边一分钟)。
作用:足三里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8、揉中脘
位置:中脘位于肚脐直上4寸。
手法:用一手大鱼际着力按摩该穴位。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9、摩腹
手法: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10、捏脊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腰骶成一条直线。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日常注意事项:当小儿出现厌食的时候,在平时生活中要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零食,尤其是一些比较甜腻,油腻的食物,多给孩子吃一些柔软好消化的食物,多给孩子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在吃饭的时候要让孩子专心,不要给孩子看电视,也不要给孩子说话,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饮食环境,以免影响到孩子的食欲。
专家提醒: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厌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高度警惕起来,及时帮助孩子缓解厌食症状,同时,还要多
- 上一篇文章: 儿童康复科普知识系列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可能
- 下一篇文章: 儿童康复孩子说话晚怎么办,应该早干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