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残疾绣娘李兰珍隐于乡间飞针走线
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记者王晶)灵动有神的飞鸟、国色天香的牡丹、神韵合一的佛手……昨天(26日)下午,记者走进由中国残联主办、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承办的“优秀残疾人艺术家百人推介计划”专场展览,如若没有旁人提醒,会误以为闯入了国宝级书画名家的艺术殿堂。在此次活动推介中,顾斌武、李贵元等20位优秀残疾人艺术家榜上有名。而在苏州一带颇具名气的绣娘李兰珍,也是其中一位。
20位优秀残疾人艺术家之一、苏州绣娘李兰珍(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专场展览当天,李兰珍身着点缀着中国风元素的深灰色刺绣外套,丝毫看不出其右脚患有残疾。记者见到她时,她正与其他残友交流苏绣心得。那是她赖以生存的行当,更是一辈子都放不下的挚爱事业。
今年55岁的李兰珍,出生在苏州藏书乡天池村,她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虽说因小儿麻痹而落下终身残疾,但她却在这个世代以苏绣为生的村子里度过了温暖而快乐的童年。母亲是当地有名的绣娘,李兰珍和村里别的女孩一样,从小就受这项家里祖祖辈辈女性赖以生存的技能熏陶,12岁时便拿起了绣针。
李兰珍的绣架就放在临河的窗前,坐的是一把她老公亲手打制的木椅。绣得久了,椅子上的皮圈都磨坏了。平日里,除了有地方邀请,或是去参展,她很少外出,就守着这个平时略显寂寞的村落,潜心研究绣技。
40岁时,她开始了创业之路。如果到了苏州,踏着青石板路,走进木渎古镇的“李绣坊”苏绣店,便可见到店内古朴的装帧风与陈设的苏绣摆件,店内李兰珍的刺绣作品标价几千到几万不等。
李兰珍通过手机给记者瞧了她如今的工作室,满室的作品,风格很多变,写意的山水,静美的花草,皆可入绣。记者问李兰珍:“哪一幅作品最贵啊?”她说,最贵是这一幅,没有标价,这一幅作品名叫“记忆”。在展览上,记者也见到了这幅刺绣,仔细观看,是一件根据照片重绘的作品,老房、小河、卵石垒成的围墙、垂下的柳树。
李兰珍说,这件作品是她的童年记忆,是她的梦,是她走出山村拿起手中这根绣针的起点。
李兰珍刺绣作品《记忆》(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年,李兰珍带着这些精美的苏绣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代表苏州去展示地方特色文化。这次机会来得十分偶然。世博会前,两位特殊的客人来到李兰珍的绣坊内,要一些她作品的样品,这两位客人是江苏省旅游局的同志,在此闲游之际发现了李秀坊橱窗上展示的精美作品,而他们正在为世博会的江苏展区寻找展品。经过专家的审查之后,李兰珍与众位大师一同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苏州展区的苏绣技艺传承人,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展示这一精美绝伦的手工艺术。
世博会后,李兰珍便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李兰珍”商标,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如今,古镇游也带热了李兰珍的刺绣生意。这个自称“不完美”的残疾人,更是伸手扶起了不少像她一样的残疾人。这个团队里的8位绣娘中,有4位为残疾人。有的绣娘只有一只手,绣起花来,单靠一只手上下插针;也有几名绣娘脚不好,对于不便出门的绣娘,李兰珍夫妇俩就开着电动车将绣活送到他们家中;还有精神有障碍的绣娘,她往往要先和她的家属沟通好,再去指导刺绣……
经营绣坊,自然要追求经济效益,那为何还要留下这么多的残疾人?“正因自己的残疾,才明白这个群体的不易,能拉一把的时候尽量拉上一把。”李兰珍说。
李兰珍正在家中刺绣(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对于苏绣技艺,李兰珍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定。如今,李绣坊的客户遍布全国,甚至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有了李兰珍的“粉丝”。但不管在与机器的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弱势地位,她仍坚持采用“最笨的办法”刺绣,“苏绣有独特的灵气、韵味和感情,机器怎么可能做到这些。”不论技术怎样,都靠自己手里的针做绣活,这是李兰珍的底线。
如今,她逐渐有了多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刺绣作品《夏》获得了上海国际美术品及古董博览会金奖,《金鱼》获得银奖,《美国名模》获得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每幅作品从底色构思到完成少的耗时三五个月,多的要花两三年。与她的勤奋成正比的,是绣品价格的一路攀升。一幅耗时一个月的绣品,在年以元的价格出手,而如今,这样的绣品价格在元上下,翻了近30倍。
现在,她的李绣坊已经是木渎的残疾人刺绣基地,这些年已有数百人慕名前来向她学习刺绣,她也帮助了20多名残疾人掌握了刺绣手艺。她的徒弟有十多岁的女孩,也有五六十岁的阿姨。当然,也包括她自己9岁的小孙女。在孙女不到2岁时,李兰珍便让其帮忙穿针引线,耳濡目染地学习苏绣。
“老一辈人的手艺一定要传承下去呀。”李兰珍笑着说道。
几位残疾人艺术家正在交流心得(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除了颇具代表性的李兰珍外,本次活动重点推介的还包括朱浩君等在内的10位工艺美术类艺术家,7位绘画类艺术家,以及冯建国、顾同刚、陈兆安3位书法类艺术家。
他们虽有各自不同的遭遇,但他们身上的特质都是共同的。“对于富有才华和热爱劳动的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用同样身残志坚的贝多芬的这句话,来印证这些艺术家们的成长经历再合适不过。
据介绍,“集善仁美助推圆梦”优秀残疾人百人推介计划,是集善澳门基金会助力残疾人系列公益项目——促进残疾人文化艺术发展项目。活动立足于挖掘人才、搭建平台,旨在帮助优秀残疾人艺术家与高端艺术平台对接、与高端艺术专家对接、与大众媒体对接、与艺术品市场对接。
年,“百人计划”已成功推荐50位残疾人艺术家,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残疾人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优秀残疾人艺术家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更广阔的平台。
中国残联表示,希望能通过推介计划扶助一批残疾人艺术家积极投身文艺创作、参与文化生活、创造文化价值,推动社会对残疾人艺术的理解和
- 上一篇文章: 革命老区靖宇县以抗联精神奋战脱贫一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