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后遗症

时间:2016-10-1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小儿麻痹症又叫骨髓灰质炎,多见于1~5岁的小儿,亦可见于成人,常发生于夏秋之季以6~9月为最多。

〔病因病机〕

小儿麻痹后遗症属中医“痿症”范畴,主要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肺胃之经,使津液滋生和输布发生障碍,致使津液亏乏,后期累及肝肾,肝肾阴虚则筋骨肌肉失去阴液的滋养润濡而成瘫痪、废痿不用。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感染嗜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饮食传染和直接接触。病毒从咽部或消化道传入局部淋巴后进入血循环,若再通达中枢神经系统,就出现麻痹症。人体和环境的其他因素影响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间屏障,肌力疲乏,着凉及创伤(如注射某种药物)之类,可促使麻痹症的发生。该病以潜伏期的末期和瘫痪前期的传染性最大,一般以40天作为隔离期,患者痊愈后因血中含有抗体而免疫。

〔临床表现〕

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急性发作期或前驱期:患者首先可见到发热,食欲减退,或伴有呕吐、腹泻、咳嗽、咽红、全身不适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症状,2~3天后常可退热,诸症消失。

二、瘫痪前期或瘫痪期:退热后1~6天,常可再次发热,并出现烦躁不安,易出汗,肢体疼痛等症状,几天后逐渐出现部分肢体瘫痪。随着热度的减退,其他症状逐渐消失,瘫痪也不在发展。瘫痪的特点呈弛缓型,分布不规则,不对称,常见于四肢,以下肢瘫痪最多。如果颈、胸部脊神经受损,可出现膈肌、肋间肌麻痹。延髓受损时可出现咽部肌群麻痹,出现呼吸障碍等外危重症状。

三、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瘫痪有自动恢复的趋势,热退1~2周,开始逐渐恢复。恢复的快慢与神经受损程度有关,一般在1~6个月内如不能完全恢复,常遗留残余症状,这时肌肉明显出现各种畸形,如口眼歪斜,头向左右倾斜,脊柱侧凸,肩关节如脱臼,膝后凸或外展,足内翻、外翻、马蹄形、仰趾足等畸形。

〔鉴别诊断〕

本症需与大脑性瘫痪及产瘫相鉴别:

一、小儿麻痹症瘫痪多呈驰缓型,分布不规则,不对称,一般无意识障碍。

二、脑瘫多呈痉挛性,以一侧上下肢为多见,常有意识障碍。

三、产瘫以一侧上肢多见,瘫痪在出生后即发生,无发热等瘫痪前期症状。

〔治疗〕

一、治则:初期以祛邪为主,后期以行气活血,荣筋养肌、矫正畸形。

二、常用推拿法:初期可参照发热治疗。本节主要介绍后遗症期的主要手法。

(一)面部:坐位,用推揉法从攒竹斜向瞳子廖、颊车、地仓穴,往返操作5~6次。

(二)颈及上肢部:坐位,用推发自天柱至大椎、肩井等处往返数次,再用推揉法施于肩关节周围,然后用拿法和推法自三角肌部经肱三头肌、肱二头肌部至肘关节,向下沿前臂到腕部,往返数次。

(三)腰及下肢部:先取俯卧,用推法和滚法从腰骶部起,向下到臀部,循大腿后侧往下至足跟,往返数次,配合阿按肾俞、腰阳关,拿委中。接着取仰卧位用推揉法或滚法,从腹股沟向下经股四头肌至小腿外侧,往返数次,配合按伏兔、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等穴。如踝关节有畸形者加摇法,并在畸形部位作重点治疗。

二、方义:推、拿、滚、揉患肢局部及有关经穴,能疏通经络,活利气血,改善局部血运供给,使经脉肌肉得其濡养,主张肌肉恢复,缓解筋脉的挛缩,配合摇法等被动活动,能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矫正畸形。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好白癜风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比较见效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yfhl/11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