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系列儿科学二
马上又要进入五一小长假了,大家是不是在计划着去哪玩?今年就先不出去了,利用假期好好复习,使自己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天一杏林每天为大家整理些知识点和记忆口诀,助大家考试通关!
第3节:儿童保健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等五种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简称五苗防七病)。
●记忆歌诀:出生乙肝卡介苗、月脊髓好、月百白破、8月麻疹2岁脑
刚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次)
出生乙肝卡介苗
1个月乙肝疫苗(第2次)
2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1次)
月脊髓好
3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2次)百白破(第1次)
月百白破
4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3次)百白破(第2次)
5个月百白破(第3次)
6个月乙肝疫苗(第3次)
8个月麻疹疫苗
8月麻疹
1.5-2岁百白破(复种)
2岁乙脑疫苗
2岁乙脑
3岁乙脑疫苗(复种)
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复种)
6-7岁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复种)乙脑疫苗(复种)
第4节: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6~8分)
一、小儿营养基础(必须记住能量和水的需要量)
(一)、能量
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产能营养素:每克供能量分别为4kcal,9kcal,4kcal。1kcal=4.KJ
(1)1岁以内婴儿所需能量:kcal/(kg·d),每长3岁所需的能量减少10kcal/(kg.d)。
(2)小儿能量需要分以下5个方面:
1.基础代谢所需:1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为50kcal/(kg.d)
2.食物热力作用:在消化和吸收食物时所需要的能量,其中消化和吸收蛋白质所需要的能量最多。
3.活动所需:
4.排泄丢失:
5.生长发育所需:这是小儿所特有,每增加体重1g=5kcal。
(二)、营养物质和水的需要
1、大三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为:蛋白质15%、脂类35%、糖类50%(3个5)
2、水:
(1)婴儿期平均每天水的需要量为:ml/(kg.d),每长3岁减少25ml/(kg.d)
(2)12岁后及成人约为:50ml/(kg.d),混合膳食约kcal产生水12ml。
3、维生素与矿物质:这两个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记住水溶性的为维生素B和C,其它都是脂溶性的,如维生素A、D、E、K。
二、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最适宜的食物
1.优点:
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消化吸收。
①蛋白质总量虽较少,但其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易被消化吸收
②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有助大脑发育(牛乳里饱和脂肪酸多)
③乳糖量多,可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牛乳里甲型乳糖多,引生成大肠杆菌)
④富含sIgA,有抗感染、抗过敏作用(是否含有免疫因子,是人乳和牛乳最根本区别)
⑤钙磷比例适宜(2:1),预防佝偻病
⑥富含消化酶,有助于食物消化
2.缺点:
母乳里缺少维生素K和D,所以小儿出生后都打一针维生素K来预防颅内出血。
初乳:一般指产后4天内的乳汁,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
断奶:一般于1岁左右可完全断奶,最长不超过2岁。
(二)、人工喂养
1.牛奶制品:8%的糖牛奶
(1)全脂奶粉:按重量1:8或按重量1:4加开水调成,其成分和鲜奶差不多。
(2)其它的还有蒸发乳、酸奶、婴儿配方奶粉
(3)甜炼乳、麦乳精:由于含糖量太高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2.奶量计算法(每年必考)
8%的糖牛奶ml=kcal(婴儿每日需能量kcal/kg、需水量ml/kg)
如:一个小孩6kg一天需要牛奶ml,需额外补充水ml(水:6×=ml)
(1)全牛奶摄入量估计:
每日婴儿所需的牛奶总量=体重×
6kg的婴儿每日所需的牛奶总量为6×=ml
(2)额外的补充水分量:
婴儿每日需水分l50ml/kg
6kg的婴儿每日所需水的总量为6×=ml
先前喝了ml的牛奶,也算水分,-=ml,所以需要额外的补充ml的水分。
(3)婴儿配方奶粉的摄入量估计:1g配方奶粉=5kcal,1ml的配方奶(8%的糖牛奶)供能约为1kcal,所以ml的配方奶=kcal
6kg的婴儿所需的配方奶就是婴儿所需能量数,6×=kcal,÷5=g,所以婴儿每天需要配方奶粉g.
(三)、过度期食物添加
月龄添加辅食
1~3个月汁状食物:菜汤、水果汁
4~6个月泥状食物: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
7~9个月末状食物:粥、烂面、碎菜、蛋、鱼、肝泥,肉朱、饼干
10~12个月碎状食物:粥、软饭、烂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等
●记忆:支离破碎(汁3泥6破9碎12)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必考1至2分)
(一)病因
1.维生素D摄入不足:母乳中含有的维生素D较少
2.日光照射不足(题干里出如现在冬季,就说明这个问题)
3.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4.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
5.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考点)
临床上分: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初期(早期):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与季节无关)出现枕秃(烦躁及头部多汗致婴儿常摇头擦枕)
2.活动期(激期):主要表现:骨骼改变
1岁以前出现:
(1)颅骨软化(乒乓球):最典型,最早出现,3-6个月
(2)方颅(机器人):骨样组织增生所致,7-8个月以上
(3)手、足镯:方颅之后,6个月以上
1岁以后出现:
(1)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正常前囟闭合1-1.5岁)
(2)出牙延迟
(3)胸廓畸形:l岁左右小儿,表现:肋骨串珠、肋膈沟(赫氏沟)、鸡胸或漏斗胸。
(4)下肢畸形:l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儿,如“o”形腿或“X”形腿
(5)血生化和X线表现:
血生化典型特点:血清钙↓,血磷↓,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
X线典型表现: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激期的典型表现)
3.恢复期;4.后遗症期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指标:
1.25-(OH)D3(正常值:l0~80ug/L)
2.1,25-(OH)2D3(正常0.03~0.06ug/L)水平明显降低。
(四)治疗和预防
1.预防:
(1)胎儿期:多晒太阳、多吃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的食物
(2)新生儿期:足月儿生2周后:维生素DIU/日(预防),一直到2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2周:补充维生素DIU/日(治疗),3个月后改预防量。
2.治疗:维生素D制剂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0.2~0.4万IU,连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有并发症---肌注,维生素D~30万IU,一般1次即可。
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本病是因VitD缺乏致血钙离子降低所致,表现: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三大临床表现)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的。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的原因如下:
1.甲状旁腺反应迟钝:主要因素。甲状旁腺的作用-----调节钙磷代谢(升钙降磷)。
2.PH值:PH值高----钙离子降低。酸中毒时,血钙虽低,但离子钙不低,但酸中毒补纠正后,离子钙就会降低,引起抽搐。
(二)临床表现
1、典型发作:血清钙1.75mmol/l时出现无热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
1)惊厥:无热惊厥(最典型表现)
2)手足搐搦: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3)喉痉挛:严重时可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2、隐匿型发作:血清钙在1.75mmol/l~1.88mmol/l
1)面神经征(Chvosteksigh)
2)腓反射
3)陶瑟征(Trousseau征):低钙引起
●记忆:陶菲克的弟弟陶菲面得了手足搐溺症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出现反复发作的无热惊厥、手足搐搦或喉痉挛,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4mg/d1)
(四)治疗
应立即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补充钙剂,惊厥反复发作的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2-3次,直至惊厥停止。
五、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临床上分: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水肿型。
(一)病因:1.喂养或饮食不当
2.疾病诱发: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或畸形
(二)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最早出现,最典型),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
皮下脂肪减少:最先: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面颊部。
腹部皮下脂肪层厚度-----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分度:I度(轻)II度(中)Ⅲ度(重)
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0%25%-40%40%以上
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8-0.4cm0.4cm以下消失
肤张力:基本正常减低、肌肉松弛低下,肌肉萎缩
精神状态:稍不活泼萎靡或烦躁不安呆滞,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
(三)并发症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的并发症。
2.各种维生素缺乏:最容易缺乏维生素A——毕脱斑
3.感染:因为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低下
4.自发性低血糖:常发生于清晨:突然出然面色苍白→昏迷→呼吸麻痹死亡
(四)治疗
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
1.轻度营养不良:热量从80-kcal/(kg·d)开始
2.中度营养不良:热量从60-80kcal/(kg·d)开始
3.重度营养不良:热量从40-60kcal/(kg·d)开始
注意:越严重补得越少,越慢。
促进消化:各种消化酶以助消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肌注苯丙酸诺龙
天一杏林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辅导科目:
执业、助理医师(临床∕中医中西医∕口腔∕公卫)
执业药师(中药∕西药)护士∕师职称英语
医学类成教(大专∕本科)在职研究生
报名—
临床——(许老师)(段老师)
中医——18682270(宁老师)
护士——(于老师)18695761(张老师)(刘老师)
药师——13523094(李老师)
(临床)(中医)(护士)
办公点:郑州中原区陇海路与桐柏路交叉口凯旋门大厦B座9楼室
教学点:郑州工业贸易学校(中原区中原路工人路向西米路北)
- 上一篇文章: 观舌下络脉瘀络知健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