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的背篓医生

时间:2024/9/9来源:疾病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50多名基层医护人员分区包片,用背篓背起医学仪器走进偏远乡村,把便民医疗送上门,他们是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流动体检队的队员,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体检医生、乡村医生等组成,每月自发为陶家镇各个偏远村落的老、弱、病、残等不便出门的特殊人群免费上门体检。从年至今,无论雨雪寒暑,这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医生”的流动体检队都会准时出诊,靠着背篓里的医学仪器、靠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8年时间里他们为近千名村民入户进行了体检、健康干预和康复训练。从坐诊到背上背篓,从卫生院到周边的十里八村,变化的是行医范围,不变的是基层医疗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心。“背篓医生”的发起人,陶家镇卫生院副院长邹镜说,“我们的背篓背的不仅仅是医疗仪器,更是一份守护村民身体健康的责任,‘背篓医生’出诊带给困难群众的不仅是服务,还有温暖和支持,这是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的“背篓医生”们背着医学仪器行走在山村小路上(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陶家镇友爱村18社五保户朱崇德家,上门体检的“背篓医生”在为小儿麻痹症患者朱崇德(左二)称体重(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背篓医生”成员廖代金(右)在取背篓准备装放当日巡诊使用的医学设备(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潺摄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背篓医生工作室,准备出诊的“背篓医生”们在商讨当日巡诊的路线(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陶家镇治安村18社一个贫困家庭里,“背篓医生”们在为岁的老人刘宴清(右三)进行体检(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背篓医生”们背着背篓准备出发进行巡诊(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陶家镇友爱村18社五保户朱崇德家,上门体检的“背篓医生”在为小儿麻痹症患者朱崇德(左)量血压(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陶家镇友爱村18社五保户朱崇德家昏暗的卧室内,上门体检的“背篓医生”借助手机电筒的光操作仪器为小儿麻痹症患者朱崇德(右一)进行B超检查(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背篓医生”们在陶家镇友爱村18社五保户朱崇德家体检完成后,和朱崇德(右二)挥手告别(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潺摄陶家镇治安村18社刘宴清侄女家中,“背篓医生”在为岁的老人刘宴清(右一)进行体检(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准备出诊的“背篓医生”将装医学仪器的背篓码放在救护车上,他们准备搭乘救护车前往偏远村社的山路入口(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背篓医生”在陶家镇友爱村18社五保户朱崇德家为小儿麻痹症患者朱崇德(右)进行体检(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陶家镇治安村18社刘宴清侄女家中,“背篓医生”在为岁的老人刘宴清(右)进行体检(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潺摄陶家镇治安村18社刘宴清侄女家中,“背篓医生”在操作医学仪器为岁的老人刘宴清(左)进行体检(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zl/1595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