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nbsp都是病毒惹的祸
小儿麻痹症曾一度被认为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当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患有小儿麻痹症是自己的原因,以致一代代儿麻患者成年后在结婚生育上纠结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直至小儿麻痹症被确认为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并非基因性疾病,再加上预防手段的进步,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儿麻患者的生育状况,似乎并未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巨大改善。
一图一故事
年,脊髓灰质炎在纽约爆发,最终导致了数千人死亡。年美国工程师菲利普·德林克发明了“铁肺”,顾名思义,这种铁盒子密封着患者的身体,利用内部压力变化辅助病人呼吸。医院里,铁肺成了标准配置。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压呼吸器制成后,铁肺便被淘汰了。美国妇女戴安·奥德尔自年就待在铁肺里,度过了60年的光阴,她也成为世界上已知的患小儿麻痹症活得最久的人。因为铁肺只是辅助装置而并非治疗手段,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任期间不断督促疫苗和有效药物的研发,直至“糖丸”诞生,才在很大程度降低了小儿麻痹的危害。
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出现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危害。年国际社会共同设定了根除小儿麻痹症的目标,正式启动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20多年来,全球小儿麻痹患者从35万例锐减至年不足例,患病率已低于1%,有望成为继天花之后第二种可被根除的疾病。目前仅剩尼日利亚、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4个国家还存在小儿麻痹症广泛流行。
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很多人曾一度怀疑小儿麻痹会遗传,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侵入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组织形成隐性感染。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则会被病毒侵入血液或是脑部。由此可见,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而非遗传病。所以“父母有小儿麻痹患者,孩子也有可能患病”的说法属无稽之谈。而很多曾经患有小儿麻痹的人们在成年后也大可以放心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美国小儿麻痹国家基金的资助下,匹兹堡大学的约纳斯·沙克在年研发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沙克也在自己、妻子和孩子身上进行了接种实验,结果他们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随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疫苗成了对脊髓灰质炎标准的预防手段。
由于小儿麻痹症没有特效药,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儿童可通过多次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实现终身免疫。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中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目前中国的脊灰疫苗已列入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免费接种。
脊髓灰质炎
俗称小儿麻痹症,曾困扰了人类数十个世纪之久。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出现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危害。
小儿麻痹症多发于1至5岁的幼儿。症状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弥漫性腹痛、持续发热等,潜伏期一般为7到14日。病情严重的可引发脑膜炎、脊髓神经麻痹导致肢体瘫痪,更有甚者出现呼吸肌麻痹造成死亡。
糖丸
这种“糖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很常见。其优点是方便且有效,不像灭活疫苗需要注射接种,“糖丸”口服即可,后来演进成为向儿童口中滴入液体,而且这种方式更廉价。但如果不能使病毒丧失活性,就会引发病毒突变。换句话说,活病毒和减毒活疫苗,是魔鬼和天使的一步之遥。
“五联疫苗”
年5月首个儿童五联疫苗在国内上市。该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五种疾病。而近年来又有不少进口疫苗的引进,价格高达一针近千元,还是有不少父母选择进口产品。
传播媒介
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往以1型为多,而近2、3型病毒相应多见。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后者不仅人数众多,又不易被发现和控制,因而对本病的散布和流行起着重要作用。飞沫、粪便、儿童用品、玩具、衣服及苍蝇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饮水污染常引起爆发流行。
“钢镚儿基金”
美国总统罗斯福作为最著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年他成立了小儿麻痹国家基金,开展一个叫“为几毛钱硬币而走遍全国的募捐运动”,致力于预防新生儿缺陷和死亡。许多美国儿童寄来了零花钱,万美元的存款中,有26.8万元是10美分的硬币,因此又叫“钢镚儿基金”。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 上一篇文章: 小儿斜颈危害大,家长应把握治疗黄金时间
- 下一篇文章: 小儿麻痹症患者在无限极事业中走向成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