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危害大,家长应把握治疗黄金时间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编斜畸形,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造成斜颈的原因很多,像肌肉、骨胳、神经等的异常都会使颈部歪到一侧。
分型:
1.肌性斜颈
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斜颈,颈部可见明显肿块。目前认为,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病变导致紧张痉挛所致,病因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缺血、纤维化。另一个是纤维瘤病学说,即肌肉内良性纤维瘤病变。
治疗:80%的肌性斜颈通过功能锻炼等理疗方式可治好,20%到1岁没有好转的,则需要做手术才能松解。
2.眼源性斜颈
出生时颈部没有肿块,到6个月时才出现斜颈。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斜视所致,一般跟患儿定位看东西时才有表现,睡觉时又会恢复正常。
治疗:因为需要孩子的配合,眼缘性斜颈必须等到1到2岁左右才能确诊,之前确诊不了,需定期复查。
3.骨性斜颈
骨性斜颈由颈椎畸形导致。表现为出生后即出现斜颈,同时可伴发短颈等症状,也叫短颈综合征。
治疗:孩子没有不适感可不用干预,如果出现颈椎滑脱、疼痛,可以通过手术解除症状。但要长期保持颈椎的稳定,还需配合功能锻炼。
小儿斜颈家庭推拿手法:
1、患儿取仰卧位,用拇指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以推擦法,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防止擦破皮肤,可先涂润滑剂(滑石粉,爽身粉均可)。
2、用拇指按揉患侧以放松局部再用中指、食指在患处自上而下地左右揉动,以舒筋活血、缓解痉挛。
3、用拇指、食指于患处两侧进行左右捏拿、弹拨,以消散结块、增加血液循环。
4、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切忌用暴力),使之舒通气血,分离黏连。
5、右手托扶患儿前下颌处,另一手抱住头枕部,把头略往上牵拉,然后向左右方向旋转,在旋转法施行完毕后,将头部做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摇晃。用力不宜过猛,操作要柔和,速度不宜太快。
6、如果出现高低肩、脊柱侧弯、长短腿等情况,要配合脊柱软组织调整手法。
医院康复科简介:
是依托中医古老的经络穴位理论,结合现代高科技医疗手段,对人体实施康复和治疗,其疗效好,病人无痛苦,治疗周期短等明显特点,受到风湿疼痛,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病人和因工作疲劳所致亚健康人群的普遍欢迎和高度好评。
以传统中医针灸、手法整脊、小儿推拿、小针刀治疗、埋线疗法、火针、中药外敷、火罐、刮痧,电疗,药物穴位注射、松解、天灸等为治疗手段,对各种颈、肩、腰腿痛、头晕头痛,失眠,风湿、类风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颈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各种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术后功能训练、肥胖症等症进行诊治,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手段与现代高科技医疗器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简、便、廉、验的专科特色,因此针炙推拿专科是疼痛病人最理想的治疗之地,是因工作疲劳所致亚健康人群的康复场所。
-
上午8:00-12:00下午2:30-6:00
- 上一篇文章: 小儿癫痫早期症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