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疫苗的世界

时间:2017-6-23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在人类历史上,天花、黑死病、霍乱等瘟疫都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直到有了“疫苗”的出现,才慢慢地抑制住了各种传染病的蔓延与泛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例举几个为世界医学作出突出贡献的疫苗。

破伤风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通常是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发生死亡往往在症状出现后的5天内,病死率在10%~70%之间;即使在具医院里,死亡率也有10%~20%。

20世纪80年代全球有80万左右新生儿死于破伤风,年降到了18万人,年下降到5万人。

-年期间,超过1.13亿名育龄女性接种了2个剂次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59个重点国家中,已有28个被证实达到了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世卫组织认为,如一个国家各省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在1例/千活产儿以下,则可视为已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如新生儿破伤风已被消除,则可视为孕产妇破伤风也已被消除)。

年,中国仅报告了例新生儿破伤风,仅有15个县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未低于1例/千活产儿。经过年10月30日的核实调查,世卫组织证实中国已消除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

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染,其实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野蛮,在唾液里的病毒从咬破的伤口进入下一个病人。

狂犬病从一个人传到另外一个人极为少见,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全球每年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平均每10分钟有1人死于狂犬病。中国属于高发国家。据北京市公安局统计,年北京市养犬登记数量达多万只。近年来,我国每年狂犬病病例均超过0例,属于全球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春夏季都是动物致伤的高峰季节。

狂犬疫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疫苗,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国的巴斯德。年他成功地应用连续传代减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适应毒种来制造疫苗。

狂犬病潜伏期为1至3个月,病死率高达%,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狂犬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世界各地的狂犬病毒抗原性质是相同的。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即大约20亿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大多数预后较严重者是那些发展成慢性感染的病人,每年约有万慢性乙肝感染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在人类致癌原因中仅次于烟草而位居第二。

我国人口多,又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全国约有7.5亿人被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约有1.2亿人是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病毒感染者中,大约万-万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的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也是我国报告传染病的前三位。因此我国乙型肝炎传染源是十分庞大的,大约有1.2亿,居世界之首。

自年以来,全世界共接种了10多亿剂乙型肝炎疫苗。在许多曾有8%-15%的儿童转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国家,通过接种疫苗,接种过疫苗的儿童中慢性感染率现已降至1%以下。

在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之前,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约58%。据调查数据估算,年至年,全国预防了万人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

如果不接种乙肝疫苗,我国每年将会有40至5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出生第一年感染病毒的约80%-90%婴儿转为慢性感染,6岁前受到感染的30%-50%儿童转为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有15%~25%可能会因罹患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过早死亡。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黏膜麻疹黏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长期以来麻疹一直是严重威胁小儿的传染病。

在没有疫苗的年代,超过90%的人在10岁前感染了麻疹病毒,其中多数可出现症状。年,在广泛开展疫苗接种之前,估计麻疹每年在全世界造成万人死亡。

-年间,麻疹免疫接种在全世界防止了估计万例死亡。全球麻疹死亡数下降了75%,从年的54.42万例下降到年的14.57万例。年,全世界约有84%的儿童在1周岁前通过常规卫生服务获得一剂麻疹疫苗。由于约有15%的儿童在接种一剂疫苗后未产生免疫,因而推荐使用两剂疫苗。

我国在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之前,每年报告的发病率为-/10万,平均每年报告-万病例。由于未免疫儿童数量众多,在5-年间,中国每年仍报告约10万麻疹病例。年,中国的麻疹发病率降到了0.76/10万。

中国在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方面仍面临挑战。保持流动人口和难以接近人群的常规免疫高接种率,仍是一项挑战。某些城镇地区仍有较多病例,也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脊灰的传染性极强,可在数小时内造成全面性瘫痪。

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每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年WHO提出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自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逾个流行国家中估计的35万例病例,下降至年的例报告病例。但只要还有一名儿童被感染,所有国家的儿童就都面临着感染脊灰的风险。

-年期间,就发生了30多次既往无脊灰的国家出现输入病例的情况。中国也在年7月至10月期间经历了一次由巴基斯坦输入的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疫情,此次疫情累及10名幼儿和11名成人,导致2人死亡。

天花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而且是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惊人。带病毒者在感染后1周内最具传染性,因其唾液中含有最大量的天花病毒。但是直到病人结疤剥离后,天花还是可能透过病人传染给他人。天花病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们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几千年来,使千百万人死亡或毁容。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

年中医书籍《医宗金鉴》首次详细地记载了自年以来中国预防天花的四种接种方法。年,英国医生EdwardJnnr第一个创造了预防天花的“安全”疫苗,他用实验证明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而且牛痘可以直接从感染者传播到其他人,从而为大规模预防接种提供了可能。年WHO提出全球消灭天花,年10月26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病例,这意味着临床天花疾病的根除和传播天花的微生物从此在地球上消失。

以上这几个疫苗类型,只是人类接种的疫苗中很小的一部分,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等等,这些传染速度快、致命性强的疾病,正是因为有了疫苗才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刊于《现代育儿百科》的文章,作者朱建笛。

其他参考资料:1.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立场文件







































北京那家白癜风
北京市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jc/566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