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平达牛人张三的故事

时间:2024/1/29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彭洋简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067766689650938&wfr=spider&for=pc
今年37岁的张贵顺,是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平安社区杨卜寨的村民,他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右脚残疾,行动不便。但是身残志坚的他,硬是凭着一股不向困难低头的“倔劲”,让家里的日子从一贫如洗到如今的小康生活,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说起“牛人”张贵顺这个张三,村里人无不对他竖大拇指,说他每天起早贪黑,就像一头勤恳耕劳的老黄牛,每天不是在厂房里喂牛,就是在作坊里酿酒。自幼出生在贫困农村家庭的张贵顺家里有兄弟三人,他在家排行老三,因此大家都叫他张三。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说张三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开的农家乐在当地小有名气。那时,总以为“张三”和其它个张三一样平凡普通,因为在平达这个地方叫“张三”的人实在太多。后来,再一次听到张三的名字是因为他已成为平达乡的“牛人”。恰逢入户路过张三家牛场,怀着好奇,我径直走进了平安社区杨卜寨张三牛场去拜访这个不一般的张三。走进张三的牛场,只见他夫妇二人正在搬运青储饲料。残疾的右腿使他行动起来有些吃力,每走一步都是一瘸一拐的,但在妻子的协助下他还是娴熟的搬着草料向牛圈走去,动作麻利而自然地喂养着几十头肥壮的肉牛。出生于贫困家庭加之自幼身患残疾,张三从小就懂得自强自立,哪怕举步艰难,他还是风雨无阻地坚持徒步上学,一直到读初中时,为了节省来回学校的时间,他才决定去学校住校。当时弟兄三人都在上学,原本就贫困的家庭负担进一步加重,而全家人的生活也就变得更加异常艰难。喝茶闲聊之时,张三不由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创业的坎坷经历。读初中住校三年的他,每个星期的开销都不到5元钱,打的是5毛钱的饭,吃的是自己从家拿去的咸菜。那时,他的心里总是有一个理想,以后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赚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就这样在艰苦的岁月和顽强的努力中,他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毅然放弃了继续上高中的机会,痛下决心回了家,开始踏上了自己人生的创业历程。年初中毕业后的张三,和别人合伙做过空心砖,自己开过经销店、当过剃头匠、开过农家乐和烧酒小作坊,但由于地方小,人口少,效益都不太好,他的一次次创业最终都没能实现他的小康梦。几经折腾下来,这些年他所有的积蓄除了建盖了一间砖木结构的房屋外,生活上依旧是捉襟见肘。对于创业致富,他也曾产生过迷茫,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残缺的人生和命运的不公。但看看家里年迈的父母和瘦弱的妻儿,他深深地明白:想要给家人幸福地生活还得继续寻求致富的路子。有亲人的支持、男儿的担当和对未来的追求,使他在彷徨中再一次坚定了与命运抗争的信念,他决心用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几次创业的曲折经历,张三的人生阅历逐渐丰富起来。他想,房子是有了,但是生活水平还是不尽人意,年,他经过慎重考虑,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另谋生路。他从之前的烧酒小作坊中得到一个启发:废弃的酒糟是养殖业的上等饲料,为何不把烧酒和养殖结合起来,既可以降低成本开支,又变废为宝呢?他看准当时养殖产业的发展优势,决定要再次自主创业,养猪致富。于是,他先是购买了20多头小猪和6头母猪来实验养殖。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认真分析生猪养殖行情,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jc/1552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