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别等孝别迟敬老,要敬到心坎上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金秋十月,恰逢重阳。重阳节,人们不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更是感恩敬老、孝敬父母的日子。而孝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拥有好家风的源头根本。
在我市,有这样三位人物,他们是远近闻名的孝子,感动着家人、感动着你我。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采访,走进他们的孝行故事……
A
轮椅上的孝道
“我坐着轮椅推着行动不便的七旬老娘,在村里走多米散心,除非刮风下雨,每天两次不间断……”电话中,47岁的刘海生用朴实的广平话向记者讲述着他身患残疾、十多年坚持行孝的故事,“小时候我自己不能走路,去哪儿都是俺爹娘抱着,现在有条件陪着俺娘转转,比总待在家里强。”
刘海生是广平县南韩镇小未庄村人,小时候刚出生几个月就突发高烧,父母抱着他跑到大名县城救治,医生说治不了,就是治好了也得终身残疾。“孩子还有口气,必须救。”就这样,母亲日夜守护、熬制草药,终于把他从鬼门关抢了过来。因小儿麻痹症,刘海生下肢瘫痪了。
刘海生命运多舛。他说,父亲因常年高强度工作,积劳成疾,在年因病去世。随后,更大的挫折又降临到这个多难的家庭。年,母亲因股骨头坏死右腿关节疼痛难忍,只能凭借拐杖行走;年,母亲的左腿又发病,双腿行动不便;年,母亲又突发脑梗塞,半身不遂……
“有娘才有家,是她给了我两次生命,生活再不易,我也要咬着牙走下去,撑起这个家,把娘照顾好。没啥好说的,都是儿女应尽的本分,其实我所做的不及父母为我做的万分之一。弟弟们收入有限,自顾不暇。我虽然残疾,但没娶媳妇,守家在地,自然由我照看老娘了。”刘海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顽强拼搏,在乡亲们的照顾下,在村里开了一间小卖部,一边自力更生努力赚钱,一边和母亲同吃同住细心照料。
刘海生讲述,有一次母亲便秘难受,而家中就剩他一人,便去诊所买了开塞露,帮母亲用药,解了燃眉之急;农忙时节或弟媳有事不在时,右臂抬不起来的他就用嘴咬着帮母亲穿上衣服;平日里,一日三餐,海生总是将第一碗饭趁热端到母亲面前,按时按量喂母亲吃药;隔三差五地帮老人洗脚、剪指甲、按摩。“没人教,自己瞎琢磨的,老娘说挺舒服,就成经常事儿了。”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孝子’还是残疾人。”小未庄村村干部说:“数年如一日,他们母子形影不离,海生自己不能走,却坚持陪着母亲散步,就凭这一点,好多健康人都办不到。”去年,小未庄村村委组织全体村民进行了“点赞孝子海生”签名活动,活动是村民主动提议举行的,男女老少都争着签名。
“今年重阳节,我带着老娘照常在村里溜达两圈。尽孝不仅要在重阳节,而在朝朝夕夕。”刘海生动情地说。
“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
我们都说,陪伴是最好的尽孝。今年66岁的吴桥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生活中将行孝放在第一位,细心照料着91岁的老母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孝子,得到了邻里的交口称赞。
“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
“妈妈,有人来看你了……”10月11日上午,当记者走进人民街道矿建社区的吴桥家中,他与老人随意而亲切的对话,让人感慨母子日常的相处很是温馨有爱。记者环顾四周,不大的房屋被吴桥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
“这是专门给母亲吃的红花籽油,那是我用黑米、黑豆、黑枸杞磨成的粉,每次一勺加牛奶给她吃。我每一天的生活重心都是围着老母亲转……今年重阳节,我和往常一样守候在母亲身边,让母亲不孤单。”吴桥向记者讲述,他原来是邯钢中层干部,后来提前离岗退休,退休后原本有好几家公司想聘用他,每年至少能在外赚几十万,但哥哥远在外地,父亲和妹妹都已去世,照顾母亲的重担自然落在了他身上。为了母亲他推掉了赚钱的机会,专心守护、形影不离照顾母亲已有十多年。“爹亲,娘亲,最后才是钱亲。人要尊孝道,不孝是绝对不行的,这也是我在大企业、大学课堂给大家经常讲的话。”
吴桥说,这些年他为了让母亲高兴,每年开车带着她出去旅游好几次,为了母亲路上休息舒服一点,专门买了7座轿车,旅途中母亲可以在车后面躺下休息,还为母亲买了车载小冰箱,并自己设计制作了车载马桶,再带上休息的椅子就出发了。路上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母亲高兴他便高兴。就这样,山东、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都留下了母子俩的足迹。
“遗憾的是今年4月我们从神农架旅游回来后,母亲不小心在床边摔了一跤骨折了,现在我更是日夜守在母亲身边,寸步不离。”吴桥满是心疼地对记者说。然而让记者惊讶的是,在吴桥的精心照料下,他91岁的母亲在严重骨折三个月后,已能扶着轮椅站起来缓缓地走路,可见吴桥对母亲的照料很是用心。说话间,记者还看到床边有吴桥为母亲特制的扶手,方便母亲从床上起身,细节之处彰显孝心。
“我有一个好儿子,我真是享了他的福,邻居们非常羡慕我。”吴桥母亲十分欣慰地说。然而,此话一出吴桥表示反对:“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小时候母亲是怎样照顾我长大的?现在我只是做了最普通的事情,母亲就已满足得不行了。”
吴桥不仅十分孝敬母亲,对待家中其他老人同样有孝心。吴桥岳母在世时,为了子女们能更好地轮流照顾,他给岳母专门买了一套房子。岳母生病后躺在床上,他经常为岳母擦屎端尿,最开始岳母很是不好意思,吴桥却觉得作为子女做这些事很正常,岳母生前经常对他说:“你像我的亲儿子一样亲。”
吴桥常常感慨:我们不要让照顾老人成为思想上的负担,照顾老人更不能嫌烦。母亲是自己的母亲,养老不能推脱也不能攀比。因为老人养育我们的时候也都是一碗水端平,我们长大了也应该尽全力去照顾老人。老人就是家里的风水,能够善待老人其实也是一种福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C
尽孝行善不能等
“父亲今年88岁了,母亲已去世,虽然平时工作忙碌,但只要是孝敬老人的事情,我总是排在第一位。”电话另一端,向记者讲述敬老行善故事的是53岁的郭平国,先后担任中国爱心行动亲善大使、邯郸孝德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并获中国关工委颁发的“关心下一代亲善大使”、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邯郸好人等称号。孝敬父母他不在话下、问心无愧,他还将孝行化为大爱,以一己之力传递公益温暖。
郭平国出生于曲陌乡党庄村,年辞职经商,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有了一定积蓄的他,首先完成父亲的心愿以表孝心,父亲喜爱旅游,他就每年带父亲出去游玩三四次,北京、山东、河南、广西、广东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甚至还带父亲去越南出国游玩。父亲喜欢去五台山,他就亲自带父亲去爬山,五台山菩萨顶没有索道,他和几个兄弟轮流背着父亲上去。
图中背老人者为郭平国
“我带父亲出去旅游是家族式的,每次最少20多人,最多时是50多人,我租一辆大巴车,全家人一起陪同父亲游玩,费用全部由我出。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多人一同出游,最主要是让父亲高兴,其次是互相能照顾,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庭团聚在一起。我还想要让下一代知道什么是尽孝。老人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付出的辛苦是我们的多少倍,只有尽全力尽孝,父母走后才不会留遗憾。”郭平国意味深长地说。
良好家风,铸就一生爱心。日行一善是他的小目标,扶危济困是他终身事业的信念,30多年来郭平国在公益助人的道路上从未停止。年11月,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覆盖了燕赵大地,阻碍了出行人的归家路。大雪中,公交车断交,出租车停滞,傍晚7时许,正好路过邯郸火车站的郭平国看到焦急回家的旅客,二话不说踏着厚厚的积雪下车主动“拉客”,当大家以为是“黑车”时,他说:“顺路免费带你们回家。”就这样刚买的越野车成为那晚的“顺路免费班车”,一趟趟把滞留旅客送到家中,直至全部送回才离开,当时已是凌晨1点。“衣服、鞋子、裤腿全湿透了,那晚估计送了有百余名旅客回家,相当于成就了百余家庭的团圆,挺好!”后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发出了《寻找邯郸最美热心人》的报道,当朋友拿着刊登有他车牌号的报纸找到他,告诉他“你成了名人”时,他才知道那天晚上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广泛
- 上一篇文章: 如果有这9个特征,那顺产真的不适合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