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芳华记忆了谁的怀旧情怀致冯小刚
《芳华》票房已破12亿。看了电影《芳华》,读了小说《你触碰了我》(又名《芳华》),深感冯小刚与严歌苓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对青春的缅怀。
关于电影《芳华》的影评完全是南辕北辙,互相对立的两种评价势均力敌;“挺派”认为冯小刚勇敢地突破森严的审查制度,触碰到了体制的禁区,呈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现实;“毁派”则认为这是冯导变相地献给那个时代的赞美诗,是一个老男人对自己人生小人物时期的青涩青春里没有得到过的女文艺兵们的意淫。
冯小刚拍贺岁片出身,搞笑一流,干嘛非要改戏路子?干嘛非要去玩深沉呢?严歌苓已经是名副其实地占领了中国影视剧创作的“半壁江山”,她是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原作者,张艺谋执导影片《金陵十三钗》、《归来》原作者,《天浴》、《梅兰芳》原作者及编剧,应该不差钱了。如果哪天严说我不写那种为了拍电影而构思的小说了,我要修身了,我要去一个深山老林里或者一个面朝大海的地方,我下一个目标冲刺诺贝尔文学奖......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盼望严会有真正的好作品出来,因为她真的有才华。但是可能她还要再积淀10年,因为她已经把自己的才华与积累挥发至尽了。
冯小刚的电影《芳华》原定于年9月上映,有向伟大祖国国庆献礼之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芳华》成了贺岁档,于年12月15日在北美与中国同时上映。电影宣传非常成功,已创冯小刚导演作品最高票房纪录。
同时与电影一样火爆的是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芳华》,甚至连带严歌苓的所有其他小说一起,在中国各大书店售罄。
两位主创者的文工团生活也同时被全民大起底:
冯小刚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灯光师加美工,他每天在台下看着美丽的文艺女兵们载歌载舞,内心欢喜得偷着乐,那时的日子“有阳光有水,阳光打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对文工团岁月美好的印象挥之不去。”在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晓说》里,冯小刚实话实说:《芳华》是致自己的青春,缅自己的情怀,了却自己再见美丽的文艺女兵们的心愿。冯导这么说是因为他深谙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之道吗?电影里的确触及了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血腥与残酷场面,还有后来老兵们的窘迫生活。
严歌苓12岁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宣传队任文艺兵,学习舞蹈,有人说她其实从来也没怎么真正跳过主角。从军十五年中,15岁时因为给舞蹈队里的男主角写情书被批斗,险些用拉练的背包带上吊自杀;20岁时她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采访,成了战地记者,目睹了太多的生生死死。她经历了个人的乃至国家与民族的苦难,这些苦难成为了她日后不尽的创作的源泉。
冯小刚可以说是个一帆风顺的人,贵人王朔一路扶持,从一个小小的美工到无人敢惹无人敢不仰视的中国一线导演,顺风顺水经历又或对生活的体验中缺乏苦难的成分,这让冯小刚的作品缺乏骨子里的深刻性。无论他拍什么片子,与题材无关,即使他拍了最苦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集结号》,冯氏作品中终究缺乏直抵人心让人震撼的成分,随便一个小制作的奥斯卡提名片子就能让任何一部冯小刚大卖的电影相形见拙。这让我不得不为中国的电影观众而悲哀。
同样是讲一件被误解和歪曲了的”性丑闻“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同样是因此被送上了战场,冯小刚说他内心过于柔软,他要为观众着想,在电影《芳华》里,他让因为爱慕而情不自禁地拥抱了女兵林丁丁却被告发为“性侵”的刘峰只是被派上了战场成了一名指挥官,在战争中丢了一条胳膊,最后在一个预示人生美好的转折点的火车小站,美丽的一心一意深爱刘峰的文工团战友何小萍小鸟依人般地与刘峰亲密相拥,从此“公主与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happyending,大团圆,轻飘飘皆大欢喜。而年被奥斯卡七项提名的英国电影,改编自伊恩·麦克伊旺同名小说,由英国导演乔·莱特执导的《赎罪》(Atonement),却让人看后久久不能释怀,对人性、战争、苦难、阶级差别、罪恶与救赎等等开始深刻的思考。电影讲述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庄园里发生的一场被误会的“性侵”指认改变了三名年轻人命运的故事:本来要去剑桥大学读医学院的庄园管家的儿子罗比被年幼无知的庄园主女儿小姑娘泰丽思错误指认强奸了自己的堂姐,被警察抓走进了监狱。深爱罗比的泰丽思的姐姐塞西莉亚认为家人没有证据,诬陷罗比,愤而离家出走。随着年龄的增长,泰丽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指证害了姐姐与自己也朦胧爱慕过的庄园管家的儿子罗比,于是放弃了去剑桥大学读书的机会,投身为一名护士,希望可以找到同样做了护士的姐姐和上了战场的罗比,向他们忏悔,得到灵魂上的救赎。几年后,被送上二战的战场的罗比在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前一天,年6月1日,死于败血症,姐姐塞西莉亚也在同年10月15日因为战争避难时不幸被洪水淹死而罹难,他们那么多年来所向往的幸福与相见,最终没有实现。影片结尾,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的泰丽思憧憬姐姐塞西莉亚与罗比亲热地在一个美丽的海滩边团圆,手拉手漫步,那样仿佛幸福的场景却让人忍不住倏然泪下,因为知道这只是妹妹泰丽思一生以来的一个心愿......
相比较冯小刚的心硬不起来,严歌苓在原名《你触碰了我》(又名《芳华》)的小说里又显得心太狠了!她让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暴露出人性的丑陋的一面,毫不留情。
漂亮的文工团员们,肆意嘲笑老百姓的疾苦,对于一个丧父丧母的残疾孩子严歌苓写到:
刘峰的水桶是为隔壁巷子里一个男孩担的,男孩十七岁,没有父母,巷子里的孩子们叫他“括弧”,因为他那双腿站成立正就是一对完好的括弧。孩子们说,要是玩球,可以把括弧的两条腿当球门,球踢过去都不会擦着“门框”。括弧走路靠一个高板凳,先把板凳往前搬一步,自己再扶着板凳跟一步,他自己两条腿,板凳四条腿,二百米的路程六条腿要走一刻钟。每天傍晚,巷口的自来水?头开锁售水,全巷子居?都到巷口排队买水。一旦括弧买了水回家,六条腿更忙得不亦乐乎,挪了水桶又挪板凳,最后还要挪自己那双括弧腿,一个铁皮桶水装半满,回到家只剩个底。括弧不打水不行,家里烧一口老灶,做的是卖开水生意。
一个偷越打靶警戒线的老太太,因为饥饿寻食误闯打靶射程内,险些丧命,被枪声吓昏了过去,医院,文工团员议论纷纷,严歌苓写到:
我们中一个人醒悟说,闹半天雷又峰救的不是普通老百姓,是个偷刨公社红苕的落后老百姓!另一个人说,还让落后老百姓骗吃一顿糖水菠萝,那可是首长的拉练特供!又有人说,军民鱼水情对落后人民白唱了吧?话剧队的老唐山说,雷一峰错叫了大娘;人家才不是大娘呢,听医诊部宣传员说,前天大娘还领了免费避孕套呢!大家都哈哈哈,雷一峰这回当错了雷锋,站错了队,救错了人......
写大家如何为自己省力而不顾刘峰的腰伤:
毯子功一个半小时,我们一个个由刘峰抄起腰腿,翻“前桥”(前软翻),“后桥”(后软翻),“蛮子”(侧空翻),跳板蛮子。尤其跳板蛮子,他得在空中接住我们,再把我们好好搁在地上。我们恨毯子功,首先是我们觉得它无用,其次是我们胆小,给跳板弹几米高再一个跟头翻下来,整个人经过刹那的恐怖休克,都不知道怎么落了地。因此只要刘峰提醒一句:“腰里使劲儿,啊。我们就会给他白眼,越发不使劲,全由他搬......
就连电影里塑造的全军学雷锋楷模,人称二雷锋-雷又锋-刘峰,在小说里也是眼睛里有邪气的,他请女兵们来吃甜点:
林丁丁和郝淑雯同时进来,刘峰此刻正面朝窗外湿漉漉的冬夜,向她俩转过脸,那双单眼皮下发出的目光和看我是决然不同的......但那目光是带荤腥的,现在看来就是带荷尔蒙的。他军鼓般的心跳就在那目光里。
更不用提女兵文工团员们为了一点小恩小惠或者满足一点荷尔蒙,会轻易被男兵们玩儿于鼓掌之间:
“表弟”有个在总后军械总厂当厂长的老子,厂长老子的部下用废旧和备用零件给装了一部上好的吉普车,他开着吉普满街逛,碰到漂亮女兵就减速,郝淑雯是他多次减速追上的。郝淑雯对“表弟”的态度扯不清,不甘心与他进入正经恋爱,也不甘心跟他分手。这是个自由活动的晚间,是的,一九七七年了,怎样消磨掉?”军二流子“表弟”连我们中的明星郝淑雯都看透了:“自己还拿自己挺当人-一张免费票就把你看了!想咋看咋看......
最残忍的是,小说一定要把好人刘峰写死,仅仅在战场上丢了一只胳膊还不够,刘峰最后死于肠癌,连追悼会都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给他,医院的追悼会场按小时出租,刘峰家这一波人因为堵车来晚了,后面别人死了老妈的人也要追悼,已经逼上了门来!
小说中严歌苓最钟爱的主角何小曼(电影中改名何小萍),也是被描述成”浑身馊臭”,两条辫子硬得像两条”搅屎棍“;刘峰的梦中情人林丁丁好像有点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般不协调.....文工团里有任何人犯了一点错误,必然群起而诛之,所有人踩上一万只脚,没有人讲良心,没有义气可言......严歌苓把自己过往生活中所有的苦难都化作了永远无法化解的苦毒、黑墨水,倾泻到笔下的每个人物身上,所有的人性都不清白,没有一个人逃得开干系!
严歌苓《你触碰了我》(又名《芳华》写得痛快淋漓,完全没有小说的章法,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自白式的带有调侃味道的忏悔录。严歌苓曾经因为给一个男舞者每天写情书而被告发,她在15岁的年纪被所有人批斗,被派去喂了两年猪。那时没有一个人同情过她,她差点自杀!她看透了人性的自私与黑暗,她要把那些人都拉出来,鞭挞一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想到谁写谁,庖丁解牛,翻来覆去地分析。语言也不讲究。反正无论写成什么样也是与冯小刚签了约的,一定是要搬上大屏幕的,一定会大卖赚大钱的。严歌苓有的是才华,但是她不在乎用不用到这部作品里。她只要内心明明白白的宣泄。
反正严歌苓已经是著名作家,想怎么写都是对的,已经有文青开始试图学习这种方法,觉得这是不是外国文学新动向?--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挖掘?心理分析学进入文学创作的新手法?
也不乏有大批冯氏电影迷们继续追捧电影《芳华》:《芳华》票房已破12亿,“引起一代人共鸣”,说他们“看到了自己青春的样子”......
电影巜芳华》记忆了谁的怀旧情怀?大美腿齐刷刷的踢,阳光下标准的游泳池里的蛙游,被男兵吻抱了无数次的山口百慧长相的女兵矫情的性侵情节,为拍电影集资二千多万在海南岛搭一个酷似当年文公团驻地的演出大楼……在年到年的中国,在那个发生过无数的人斗人、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发生着百万知青”战天斗地“……的苦难岁月,是选择性遗忘吗?记忆中的芳华只剩下男男女女文艺兵们过着《红楼梦》里大观园一样的勾心斗角的生活?
再一次,我为中国电影而悲哀!我为中国的电影观众而悲哀!我为中国的小说读者而悲哀!
若喜欢此文,赞赏请长按图中
- 上一篇文章: 荐读魏九雪,祝你幸福
- 下一篇文章: 她自诩20世纪最著名ldquo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