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李沧青岛日报把健康服务送到老百
▲《青岛日报》版面截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正在铺设。
去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在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的加速奔跑过程中,李沧区围绕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精心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把健康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中心城区内涵更加丰富、风姿更加绰约。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以‘健康李沧’为目标,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李沧区政协副主席、卫生健康局局长李蕾表示,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做好“有问必答、有需必帮、有求必应、有事必报”的为民“四有服务”工作,通过人性化、规范化方式,做好新时代卫生健康为民服务工作。
医疗服务多层次多元化近距离全方位
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就是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但没有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因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个突破口。
“没想到在家里也能有主任医师来看病、做检查。家庭医生团队会按时上门给老人调整用药、做家庭护理指导。”一早,李沧区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来到了居民谭女士家中,为老人采血化验,做了心电图和腹部彩超等检查。谭女士因患有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多种严重并发症,长期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在没有签约家庭医生之前,老人每次检查都要多医院,费时费力。现在,家属为她与就近的李沧区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签订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个性化服务包,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服务。
目前,李沧区已组建了支“3+X+1”特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18万人,其中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病等重点人群9万人,群众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医疗服务。
分级诊疗也在扎实推进。李沧区成立了“慢病诊疗中心”“心脑血管病诊疗中心”,57家社区卫医院、医院建设了“松散式”医联体;医院、医院、医院等签订了专科医联体协议;建成了14家“互联网远程会诊中心”,在市三医建成医院,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北京、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全面推动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建设,李沧现有各类医保社区定点机构多家,可办理大病、居家护理等,拥有各类养老床位张,初步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今年,李沧还将依托青岛医院和新视界医院医院的优势,健全眼科诊疗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科学、合理布局各级各类医疗资源,更是不可或缺。按照每5万人配备1处急救单元的标准,李沧先后建设了火车北站、市三医等9处急救单元,年,计划在东部、中部新设置3个急救站,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急救服务需求。
“不管居民住在哪里,15分钟内就能到达医疗机构,在第一时间看上病。全区形成了以二、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为网底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成了‘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医疗服务多层次、多元化、近距离、全方位。”李沧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黄磊说。
- 上一篇文章: 剪线头,生活有奔头周村区家庭微车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