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留守女孩追随ldquo偶像
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http://m.39.net/pf/a_4793246.html编辑
小言
最近,高考开始陆续放榜,网上放出了多位高分考生的好消息。其中,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以分的好成绩,获得湖南省文科第4名,进入北大考古系。
(钟芳荣)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认为,这么高的分数去读考古这么冷门的专业,简直是浪费,好不容易拥有选择权,为什么不去学更热门金融和经管?
对此,钟芳荣特意开微博回应,填报考古专业,源于从小对历史和文物的热爱,也因受到“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
昨日下午,钟芳荣也收到了樊锦诗先生的回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说这位学霸同学的偶像——「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
樊锦诗,生于年,浙江杭州人。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年,《莫高窟第-窟考古报告》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年,被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年,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这些成就大多为人所知,我只简要介绍一下,不过多渲染。今天,主要是想要讲一讲她扎根敦煌的心路历程。
1父亲
樊锦诗的童年,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从小目睹城市贫民和无家可归的流浪人群。
但在父母的呵护下,樊锦诗兄妹几个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她的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喜欢艺术,也爱看书,知识面很广。在她的印象里,父亲不是在看古文书,就是在看外文书。
有一次,他们兄弟姐妹从书架上翻出了一套非常精致的书,打开一看都是英文,看不懂(学校里教俄文)。
父亲见了就告诉他们,这是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面有很多哲理。还让他们长大一定要学好英语,看很多英文书籍。他们的父亲还让他们背诵《古文观止》,教育他们要学好古文,才能写好文章。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们兄弟姐妹都热爱艺术,练习书法,看中外经典。
(父亲樊际鳞)
樊锦诗自小比较懂事,学习成绩很不错,父母管得也比较宽松,因此,她有很多时间可以看闲书。她说自己特别爱看小说,《水浒传》《七侠五义》,尤其喜欢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都快被翻烂了。其他国家的小说她也看了很多,比如《牛虻》《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悲惨世界》《包法利夫人》等等,很杂,什么都看。
2萌芽
小时候,樊锦诗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她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觉得居里夫人太伟大了,以至于她曾经一心就想学化学。
但同时,她的兴趣也特别广泛,喜欢历史,也喜欢外语,特别喜欢化学,觉得化学很奇妙,各种溶液在试管里倒来倒去,就能变出其他东西。
同时,她想学化学还因为,她也曾想要当一名医生,这是她最初的理想,认为医生很神圣。她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是当地的一名医生治好了她,给了她未来的希望。
但私下有人说,她身体不好,当了医生,指不定谁给谁看病。樊锦诗一想,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还是投奔了自己喜欢的历史。
高中毕业的时候,她报志愿甚至都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自作主张选了北大历史学系。之所以这么选,是因为她很早就从父亲那里得知,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历史系是最好的历史学系。
去报道的时候,樊锦诗并不知道这一届报道推迟了一个月。于是,在正式报道前这段时间,她就去帮学长学姐抄文稿,有同学告诉她,考古系很好玩,可以去野外游山玩水。
那时候,她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只希望不要整天抱着书本。受父亲的影响,她本身就很喜欢到博物馆看展览,知道许多文物都是考古挖掘出来的,于是等到入学分专业,她不假思索就报了考古。
(未名湖畔留影)
考古系有很多机会实习,她参与了怀柔抢救性发掘、昌平线雪山发掘、发掘了雪山文化遗址、西周燕国墓葬、汉代墓葬和辽代居住遗址等等,这些给了她很好的锻炼。
3敦煌
年的实习,樊锦诗被选中进行莫高窟外的考古挖掘,开始了与敦煌一生的缘分。
当时甘肃地区是困难重灾区。连瓜子和水果都吃不上。按樊锦诗的描述,那里除了令人震撼的石窟艺术,其他各方面都难以尽如人意,尤其是当地的生活条件,简直是想象不到的艰苦。
但窟内的壁画和彩雕还是非常吸引他们,进洞参观时,洞内温度寒冷刺骨,他们看着洞内的壁画,连寒冷都忘记了。
但那里的气候太差了,樊锦诗本来身体就不好,非常不适应。因此,这次实习还没结束,就离开了敦煌。
(莫高窟实习同学合影)
然而,最后毕业分配的时候,她又被分配到了敦煌。而当时说,可以工作三四年后再调走。她心里想,实习回来之后,自己也一直对敦煌念念不忘,说不定这就是天意。
况且,上一次去敦煌实习,并没有获得什么成果,这一次,她想一定要取得真经再回来。
走之前,当时北大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主任、考古学界的泰斗苏秉琦,找到樊锦诗来谈话。语重心长地告诉她:
「你去的是敦煌。将来你要编写考古报告,这是考古的重要事情。考古报告就像二十四史一样,非常重要,必须得好好搞。」
从那时起,她就再没离开过敦煌。
其实,樊锦诗自己也说当时是几次想过离开的,但因为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她一再错失离开敦煌的机会,而她也渐渐放不下莫高窟那些壁画和佛像。
回忆起来,樊锦诗认为,她和敦煌有一种命定的缘分,让她几次想要离开敦煌都未能成功。
小时候,她曾在中学课本上读到一篇关于莫高窟的课文,她对此印象深刻,后来就比较留意和敦煌有关的信息。特别是上了大学时候,和敦煌有关的展览、出版的画片和明信片,她都格外
- 上一篇文章: 吴东继高山流水遇良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