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转换

时间:2016-11-30来源:发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医院订阅哦!

根据全球消灭“脊灰”的统一行动和我国“脊灰”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停用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通知》(国卫发明电〔〕34号)的要求,国家于年5月1日实施了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停用现用的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即通常所说的“糖丸”),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替代tOPV,并将脊灰灭活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食药监督人员认真核实销毁的“糖丸”

市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时间节点认真做好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工作,一是专门下发文件,对全市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旗区提高认识,在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由属地疾控中心具体实施对本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工作。二是按原则回收、销毁“糖丸”,全市各接种单位按照“统一时间,全部撤出。安全回收,避免遗失。全程记录,有据可查。有效销毁,避免差错”工作原则开展“糖丸”清点、登记、封存和回收工作,并在卫生计生和食药监管部门监督下进行销毁。三是规范实施新策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疫苗储存运输、冷链管理、接种告知、知情同意书签署、接种信息系统设置、接种操作等各个环节,各接种单位顺利实现规范接种与“精细化”操作。四是加强管理,自查督导两手抓。在自查基础上,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疾控中心分别于5月至6月对转换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现场督查,对转换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确保转换有序进行。

全市各旗区都按时完成了“糖丸”的回收工作,全市共回收“糖丸”粒,并在食药监部门的监督下对回收的所有“糖丸”进行了无害化的销毁,同时,及时启用了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截至目前,在市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和市疾控中心技术指导下,全市各预防接种单位均已实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程序,我市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工作平稳进行。下一步将重点加强预防接种管理、疑似异常接种反应监测,巩固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的成果,为我市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感染者可能出现肢体麻痹,出现麻痹的病例多数留下跛行等终生致残。脊灰病毒按其抗原性不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共3个血清型。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都是脊灰病毒的传染源。脊灰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过病人的粪便病毒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而传播);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目前,在全球使用的脊灰疫苗有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PV)两种。我国使用的是单价Ⅰ型OPV和三价OPV(Ⅰ型+Ⅱ型+Ⅲ型),在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活动中均使用三价OPV,即通常所说的“糖丸”。自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我国的脊灰病例数开始下降,-年间,每年脊灰病例报告数在-例之间。年开始实施扩大免疫后,与实施扩大免疫前相比,脊灰病例数下降了70%,至年已无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并于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我国实现了无脊灰防控目标。

尽管我国已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但全球还未消灭脊灰,脊灰野病毒病例还在一些国家发生,我国与世界上2个有脊灰本土流行国家—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接壤,与非洲贸易往来也日益增加,因此我国始终面临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我国儿童仍有感染脊灰的风险。如果停止脊灰疫苗接种,会导致人群免疫水平下降,造成输入脊灰野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去脊灰流行国家旅行也会增加个人感染风险。因此,在全球消灭脊灰之前,我国不能停止脊灰疫苗的接种。

为实现消灭脊灰野病毒病例、VAPP和VDPV病例,需要从使用OPV改变为使用IPV。我国采取逐步替换策略,从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在常规免疫中首剂接种IPV,替代OPV。在还需要继续使用OPV的阶段,由于目前已无Ⅱ型脊灰野病毒病例,而OPV中Ⅱ型组成部分容易导致VDPV病例并可能引起暴发,需要停用OPV中Ⅱ型组成部分,用bOPV替代tOPV,同时封存Ⅱ型脊灰病毒。在年5月,我国将在常规免疫中停用tOPV,启用bOPV,对停用的tOPV进行回收销毁,全国在同一时间完成脊灰疫苗替换。(图/文石峰)









































党史中共历史上反党集团的结局
党史中共历史上反党集团的结局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fbby/207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