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你了解吗

时间:2016-11-30来源:发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郑州疾控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感染者可能出现肢体麻痹,出现麻痹的病例多数留下跛行等终生致残。

  脊灰病毒按其抗原性不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共3个血清型。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都是脊灰病毒的传染源。脊灰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通过粪便排毒时间较长,在整个病程中或病后数周仍可排出病毒,通过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而传播。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

  脊灰病毒由口进入胃肠道,潜伏期为3~35天,一般5~14天。感染脊灰病毒后大部分表现为隐性感染,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不产生病毒血症。4%~8%的感染者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咽部不适,扁桃体肿大等;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等;也可出现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如头痛、乏力、关节和肌肉酸痛等。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但不发生麻痹,体温较高,头痛加剧,呕吐,烦躁不安或嗜睡,全身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颈背肌痛,颈强直。1%~2%感染者出现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导致肌肉麻痹,留下终生残疾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本病主要而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脊灰疫苗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

  患者至发病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为呼吸道和肠道隔离,1周后仅进行消化道隔离。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对于带毒者,应按照患者要求加以隔离。

  应对病人呼吸道、粪便及其污染物品彻底消毒,做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个人要注意饮食卫生。

 

国内脊灰发病情况

  年起开始全国范围内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脊灰病例数开始下降;

  年国家开始实施扩大免疫后,与实施扩大免疫前相比,脊灰病例数下降了70%;

  年,脊灰病例报告数下降至例;

  -年间,我国脊灰疫情出现反弹,随后部分省份开始实施OPV强化免疫活动;

  年起强化免疫活动扩展到全国范围,有效的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年以来已无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并于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我国为什么还要接种?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保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接种率,能有效阻断脊灰病毒传播。尽管我国已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但全球还未消灭脊灰,脊灰野病毒病例还在一些国家发生,我国与世界上2个有脊灰本土流行国家—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接壤,与非洲贸易往来也日益增加,因此我国始终面临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我国儿童仍有感染脊灰的风险。如果停止脊灰疫苗接种,会导致人群免疫水平下降,造成输入脊灰野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去脊灰流行国家旅行也会增加个人感染风险。因此,在全球消灭脊灰之前,我国不能停止脊灰疫苗的接种。

 

免疫规划所王小丽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政府发布最新19名厅官任免信息n
最新闻中国最新姓氏排名快看看你家排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fbby/206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