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残疾教师超级厉害,看他怎么制服刺儿

时间:2024/12/3来源:发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教师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师生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一不小心,很容易“擦枪走火”,与老师对立起来。#教育#

老师碰到了故意闹“恶作剧”的学生怎么办?这还真要讲究一些方法,处理不好,矛盾激化,大动干戈,后果很难预料。

一位残疾教师遇到“刺儿头”学生,老师“一招制敌”,学生服服帖帖

这是发生在很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长昆(化名)老师是浙江人,他从小患小儿麻痹症,高中毕业后,他拄着单拐,到离家不远的乡初中做代课教师。

一天,他正在上课,突然,一名男生玩起了“恶作剧”,说老师讲课他听不懂,故意大喊大叫,拍桌子,跺脚,让老师哪里凉快就去哪里呆着去。

作为残疾人,长昆本来就挺自卑,被他这么一闹,长昆在全班几十个同学面前丢了脸,火气腾地就上来了。可是,学生长得挺壮实,自己行动不便,又为人师表,他将火气压了下来。教室里的气氛挺尴尬,他站在讲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好委屈,直想掉眼泪。

下课铃响了,那个学生收拾书包,要离开。长昆拦住了他,请他到办公室去一趟。学生很傲慢地说,不走就不走,我还怕你不成?

在办公室,长昆示意他坐下。长昆的眼圈红了,对他说,老师找这个饭碗也不容易,请求他以后有什么事私下告诉老师,给老师留点面子,老师来这里,只是为了谋个生路,如果真的很有本事,就不会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教书了。

长昆在脑子里搜罗词语,不断地“贬低”自己,“指责”自己,乞求原谅,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听着听着,那个男生渐渐低下了头,眼中含泪地说:“老师,我错了,请您原谅。”

第二天,那个男生没有上学,他的同桌告诉长昆,他顶撞了老师,没脸见人,不读了。长昆写了一封信,让他的同桌带过去,要他立即到校上课,还委托他同村的一位老师带口信,但他第三天依旧没来。长昆只得骑着自行车去家访,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他总算眼里噙着泪,答应继续读书。

若干年后的一天,长昆到街上去买药,碰到了当年的那个男生,他已经长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他告诉长昆,自己在南方的一家大厂做电工,工作稳定,收入不错。他执意要开车将老师送回家。

在车上,他充满歉意地说,正是那次老师对他的教育,让他学会了体谅别人。他给长昆留下了联系方式,请老师以后有困难,就打电话给他,他一定会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

教师面对故意捣乱的“刺儿头”学生,示弱也许是一个好方法

有不少的老师,面对学生的“冒犯”,针尖对麦芒,生气,斥责,怒骂,甚至拳脚相加,结果弄得下不了台,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还有老师因此而受到处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心灵创伤和经济损失。

上述长昆老师的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面对故意捣乱的“刺儿头”学生,有时候,示弱也许是一个好办法。

示弱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形象和修养。处理学生的问题,教师切忌高高在上,用教训或命令的口吻来说话。一切有效的教育都建立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肯定不能跟学生一般见识,示弱并不代表懦弱,忍让是为了给教育创造一个空间,是为了体现教师的高大形象和良好修养。

示弱是理智,是宽容,是善良,体现了教师的品质和智慧。处理师生矛盾要头脑冷静,不可冲动行事,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却做不到,经常会一失足成千古恨。遇到矛盾将情绪稳下来,将架子放下了,敢于示弱,理智一点,宽容一点,将学生的善良本性激发出来,这样的老师品质高尚,高瞻远瞩,有大智慧。

示弱是以退为进,是感化,代表着一种教育的力量。从表面上看,示弱低声下气,懦弱无力,似乎有失师表形象和做人的气节,其实不然,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没有必要与他们硬碰硬。示弱是以退为进,是言传身教,是感化学生,化解矛盾,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种保护,它代表着一种痛彻心扉的教育力量。

结束语

有人说,做教师难。是的,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背景下,难管的学生相对比较多,弄得老师们不胜其烦。长昆老师的做法给我们管理学生提供了一个范例,值得学习和借鉴。

(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fbby/1612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