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患小儿麻痹症,却凭借这门手艺,追到妻

时间:2016-10-31来源:发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毛明月。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摄

毛明月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出生的一代人,一岁半患上小儿麻痹症,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仍是未果。如今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发不便,内心也更焦虑。尽管顶着非遗手艺传承人的头衔,时不时在媒体上曝光,但改变不了毛明月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每一件事,都比健全人做得更辛苦。此时,唯有剪纸,才能让他平静。

特约撰稿:麻瓜少年

      

1

坚持手绘底稿,不用电脑做图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的那天,毛明月也守在电视机前,激动的看完比赛。赛后,网络上一张在去年的女排世界杯上,郎平与朱婷相拥的一张照片,一下子打动了他:两位世界大赛的MVP,被誉为百年难遇的天才,他们的相拥被认为是一种传承,象征着铁榔头薪火相传。于是,毛明月便以这张照片为蓝本,创作了女排精神的人物肖像剪纸。

毛明月的手绘底稿。来源毛明月个人微博

最终成品。来源毛明月个人微博

“郎平的样子大家都说像,但是朱婷还不算太像。”毛明月说,女排夺冠后,当天下午他就开始了剪纸创作,从找素材、画底稿到剪纸完成,只用了一两个小时,画面里,郎平侧面与朱婷正面相拥,配上了女排精神四个黑体字。“唯一一点改动的,就是朱婷胸前的字,原本是些英文字母,我改成了中国两个字的剪影。”这一点改动,毛明月很满意,既应景,又不唐突。

翻看毛明月近几年收录的上百张人物肖像剪纸,能够明显看到技法的精进和风格的变化。前期的人物肖像,多阴影,以面为主;如今的人物剪纸则以线条为主,减少阴影面,作品也更细腻。“所以在画底稿的时候,就要考虑线条怎么留,而且要留的尽量少。”

毛明月前期的人物肖像剪纸,面较大,留的阴影较多。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摄

后期人物剪纸代表,马三立,多线条。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摄

赵薇肖像剪纸,毛明月说女性正面肖像是最难的。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摄

毛明月爱听相声,一张马三立的人物肖像,用线条勾勒得像极了真人,诸多细微处的线条,细到一不小心就会扯断,但相比于女性的正面画,这仍是小儿科,“女性的正面肖像是最难的,因为线条多了容易显老,怎么用最少的线条,连接整体表现人物,就要思考了。”而这也正是剪纸刀刀不断、线线相连的难处所在。

毛明月创作剪纸用到的工具。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摄

毛明月的剪纸创作工具,很简单,一支铅笔,一把刻刀,一张普通红纸,一个蜡版,而且连刻刀也是自己做。如今全国各地做剪纸的人不少,但铅笔恐怕已经不在工具之列了,但毛明月坚持用铅笔,是因为他要手绘底稿。如今很多剪纸艺人,直接选择在修图软件里把图做好,打印出来即可,但毛明月不这么看,“电脑做出来的东西很机械。”铅笔手绘底稿,画的时候就在不断考虑线条的去留,这是电脑软件做不到的,因此电脑绘图出来的剪纸,往往阴影面多,线条少,不那么细腻。

      

2

追到妻子,靠的就是画画的本事

    

毛明月平时都在工作室里呆着,一个人做剪纸。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摄

毛明月的父母没有学过美术,更不会剪纸,但上个世纪70年代,没有哪个小孩儿没玩过剪纸。因为身体原因,毛明月大部分时候只能在家,剪纸、画画这是与自己相处最好的方法。他也在这方面,显现出天分。

在毛明月的记忆里,70年代初正是剪纸流行的年代,“没有书看,没有玩的,也不能好好上课,就玩剪纸。”当时正在新安街小学读书的毛明月,常常跟同学或是住在一个院子的同伴交换剪纸,每收集一张就夹在本子里保存起来,有些是彼此交换来的,有些则是自己临摹来的,“大部分是毛主席在不同时期的样子,最多的时候收集了多张剪纸。”而他最遗憾的,是当年的这些剪纸,在几次搬家中,全都遗失。

中学时代,毛明月一直是班里的宣传骨干分子,写字、画画的好手,因此年分配到青山副食厂工作后,本是营业员的他成为了一名美工,布置橱窗、摆放烟酒、会场写字。也是在那时,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年给她画过一幅素描送给她,后来连她父母家每年春节的对联,都是我写的。”说起这些往事,毛明月羞涩的笑起来。

“但家里人,我从没给他们做过人物剪纸,因为中国人有点忌讳肖像,所以如果不是别人找我做,我是不会做的。”毛明月至今只给自己做过一幅剪纸像,那还是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fbby/137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