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丈夫牺牲后,她是这样挺过来的
甲氧沙林液 http://m.39.net/pf/a_4341464.html
早春的清晨,还有一丝丝的凉意,陶燕华用轮椅推着女儿来到家附近的广场,扶着女儿站起,看着女儿推轮椅练习行走,动作熟练自然。这一身本领,全都是多年来,数年如一日陪着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女儿做康复练就。陪着女儿做完练习,回到家,陶燕华还要继续教导患有自闭症的儿子。
尽管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但陶燕华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她说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罗棉生会在天上守护着他们。
罗棉生,原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丹灶派出所联安社区民警中队民警。年6月2日晚,已经连续工作14小时的罗棉生在值班期间不慎摔倒昏迷。年1月18日17时50分,因多器官衰竭,昏迷了天的罗棉生永远停止了呼吸,享年59岁。
△罗棉生(右一)
“你去忙吧,家里有我”
丈夫生前,她是警嫂挑起生活重担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了解陶燕华的人都知道,她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女儿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直立行走;原本乖巧的儿子初中时,突然查出患有自闭症,且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极难痊愈。面对一个又一个打击,陶燕华选择坚强面对。之后的每一天,她都会遵循着医生所教导的方法,耐心地照顾女儿、教育儿子,这一陪和一教就是十多年。
面对值班备勤成为家常便饭的警察丈夫,陶燕华深知当一名警嫂,就意味着比别人多一些劳累、多一些疲惫。所以,即使家里同样需要丈夫,她也没有任何怨言,常常跟丈夫说完“你去忙吧,家里有我”,转身又用柔弱的身躯独自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空闲时,善良的她还帮助小区里无儿无女的老人家打扫卫生;平日里,邻居家有点大小事,她也热心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几十年来,无论多晚,罗棉生回到家总有妻子做好的温热的饭菜等着,家里也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而无论工作多么疲惫,罗棉生也总会抽空给妻子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子女的情况,聊聊家常。在家中那柔和的灯光下,听到丈夫温柔而熟悉的嗓音,陶燕华心里的疲惫便一扫而光。
正是因为两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小家庭始终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罗棉生也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公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荣获个人嘉奖等荣誉,是单位里出了名的“老黄牛”。年,罗棉生家庭被佛山市南海区评为“最美家庭”,年陶燕华被佛山市公安授予“全市十佳警属”荣誉称号。
“老罗倒下了,但我要坚强”
丈夫出事后,她带着丈夫遗愿继续生活
陶燕华还清楚地记得6月2日那晚,她正在家操持家务,突然老罗出事了!医院,看到丈夫罗棉生身上插满导管被推出ICU病房时,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双手也因担心止不住发抖。而病床上的罗棉生看着神色担忧满脸沧桑的妻子,千言万语化成泪水无声地流下。
“现在老罗倒下了,家里只能靠我自己,我一定要坚强!”没有时间悲伤,陶燕华一边照顾家里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女,医院照顾罗棉生。
为了省下陪护费用,陶燕华每天“家——医院”两点一线地奔波。每天,她早早地料理完孩子医院照顾丈夫,换洗衣裤,擦身翻身,无一落下;中午时分,趁着有人帮忙照顾丈夫的空隙,自己坐车回家给孩子做饭,把家里的卫生简单收拾后,医院。
由于过度疲惫,陶燕华原本不见的白发似乎一夜之间全长了出来,脸上的皱纹和瘦削的脸庞看起来更是比同龄人老了十几岁。
但噩耗仍在继续,年7月31日,罗棉生因第二次脑部出血再次实施手术抢救,抢救后罗棉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陶燕华不离不弃,一直陪伴在丈夫身边。罗棉生的亲友和同事都被陶燕华的举动感动,全力为她提供帮助。
然而病魔无情,经过天的抢救治疗,年1月18日,罗棉生病情再次恶化,经医生抢救无效逝世,他还没来得及给心爱的妻子、牵挂的孩子道别,就离开了。
陶燕华强忍悲痛,在丈夫同事的帮助下妥善处理好丈夫后事,又带着丈夫的遗愿投入到照顾子女的家庭生活中。
在陶燕华看来,丈夫的光芒还在,生活不苦。
- 上一篇文章: 泪目警察丈夫牺牲后,她是这样挺过来的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