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和共存史特别篇小儿麻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 http://www.jydxy.com/
01
什么是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小儿,但是亦可传染成人,一旦感染,病毒入侵并损害脊髓和大脑的神经系统,引发肌肉萎缩,神经系统失灵,四肢部分僵直,形如残疾,故称之为小儿麻痹症。典型症状有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及迟缓性瘫痪。
它可怕在哪里?病症根本不明显,一开始就是感冒咳嗽等小情况,但是可能一夜间,腿脚手臂就不能动了。随着病情的发展,肢体彻底扭曲变形,病毒破坏了脊髓和脊柱神经,导致控制功能失调和各种发育异常,留下终身残疾。
02
传播性及爆发历史
小儿麻痹的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粪便中排出病毒不仅时间早(病前10天)、量多、且可持续2~6周,甚至长达3~4个月,因此粪便污染食物,经口摄入为本病主要传播途径。
年,全球爆发第一次脊灰炎瘟疫,重灾区美国共有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人
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被这场瘟疫所波及从此终生瘫痪。
年,第二次脊灰炎症席卷美国感染人数飙升至例,全美上下一片恐慌,人人自危。
年,美国病毒学研究员J.Salk,通过福尔马林成功把脊灰炎症的病毒杀死,并制成灭活疫苗,但因为不敢做人类活体实验,该项研究无限期停摆。
年,江苏省南通市爆发了一次可怕的疫情,全市人突然瘫痪,人死亡,患者大多为儿童,疾病随后迅速蔓延,青岛、上海、济宁、南宁……一时间,全国闻之恐慌。小儿麻痹症没有特效药,一旦染上基本只能靠人体自愈,致死致残率极高,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拿它无可奈何,成为笼罩中国儿童的梦魇。小儿麻痹症泛滥,家家户户家门闭紧,轻易不让孩子出门。
03
“糖丸”的研制
当时世界上已经有两种疫苗一种是美国JonasEdwardSalk研发的灭活疫苗,也就是死疫苗,需要注射三次,1针10美元;死疫苗由不具备感染性的“病毒类似物”制成,不具备传染性,安全,但成本高,免疫效果不够理想。第二种就是上文提到的活疫苗,活疫苗由经过减毒处理的病原体制成,成本低,而且预防效果好,但缺点是安全性差,一旦出现偏差,相当于直接把病毒注入人体。
顾方舟先是成功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后于年到苏联考察脊灰疫苗生产工艺,取回活疫苗,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按照顾方舟设计的方案,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期。Ⅰ期临床试验主要观察疫苗对人体是否安全,有无副作用,只需少数人受试。Ⅱ期临床试验是安全性和药效的初步评价。据《顾方舟传》记录,在疫苗研制的Ⅰ期临床试验阶段,为了检验疫苗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顾方舟曾冒着瘫痪的危险,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一周过去,他发现自己的生命体征没有出现异常,于是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自己刚满月的儿子服用疫苗,证明疫苗对儿童同样安全。在顾方舟的感召下,同事们也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
年,人份的疫苗在北京投放,结果表明,疫苗安全有效。Ⅲ期临床试验,是对疫苗的最终大考——流行病学检测。顾方舟将受测人群从人一下子扩大到万人,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沈阳等大城市展开了试验。近一年的密切监测表明,各市脊灰发病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三期临床试验的圆满成功,表明顾方舟研究的疫苗可以投入生产、给全国儿童服用了。
试生产成功后,全国正式打响了脊灰歼灭战。年12月,首批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面对着日益好转的疫情,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敏锐地意识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疫苗运输途中要冷藏保存避免其失活,且疫苗是液体的,这给运输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另一个是疫苗的服用也有一定的缺陷。
为了制造出方便运输、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很快,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除了好吃外,糖丸疫苗也是液体疫苗的升级版: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长了保存期——常温下能存放多日,在家用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大大方便了推广。
自此,我国“脊灰”年平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使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
04
结语
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年9月在湖北襄阳县发生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糖丸”爷爷顾方舟曾说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但是为了这颗甜甜的糖丸
您却吃了很多苦
谢谢您
(以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侵删)
感谢观看,谢谢支持!
- 上一篇文章: 为孩子们发明糖丸疫苗,消灭中国小儿麻痹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