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泗泾镇十大孝星开始投票啦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养老传统美德,发挥敬老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镇营造孝老爱亲、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经各居民区推荐,并由镇孝德教育工作室评选组综合评审,初步确定泗泾镇年度“十大孝星”候选人16人。现启动投票程序,最终确定10名孝星。投票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每次不超过10人。
蔡纪林让我做您的“双腿”,带您行走“天下”。蔡纪林出生在双残家庭,为了照顾左腿截肢、右腿畸形、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辞去了工作,不管春夏秋冬,不分黑夜昼白悉心照料。小区居民反映,总能看见他带着坐着轮椅的母亲在小区院里走动散心。
蔡晓林女婿也是儿,尽孝也不马虎。百善孝为先,作为上门女婿,蔡晓林始终把家中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虽然不善言谈,但他心思细密,为老人考虑非常周全。蔡晓林和妻子孝敬老人,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子女、晚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蔡晓林与人为善,乐心助人,虽然不喜言说,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一个男人的担当,践行着“孝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邻里乡亲纷纷夸他心地善良、富有孝心。
房素珍
尊老爱幼不是口头说说。房素珍无微不至地照顾已成植物人的母亲,母亲的3个儿子不在泗泾居住,照料不方便,房素珍没有怨言和丈夫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她为母亲换洗尿布、喂食、修剪指甲等等,最可贵的是母亲身上竟无一处褥疮。她的榜样遗传到了下一代,甚至已传到了第三代。每逢年过节子女孙女们都带了礼品团团圆圆围绕在老人身边孝敬老人、孝敬长辈。
胡桂娟
儿媳也是贴心“小棉袄”。胡桂娟是勤俭持家的好太太,她曾每日风雨中骑自行车接送患有肢体残疾的丈夫上下班,还贴心照料90岁高龄生病的婆婆。在饮食起居方面,只要婆婆有任何要求,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满足,顺应老人的心意。
霍梅琴助老事业因为她而温暖。霍梅琴孝敬婆婆、照顾父母,主动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并签约居委会“金拐杖”助老服务项目,和社区的痴呆老人结对。结合自己多年照顾痴呆老人的经验,在把母亲安排好的同时,愿意帮助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并与同一个楼道的一个痴呆阿婆结对。她秉承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思想,让传统孝道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焕发新活力。
李宝英照料老人心不残。李宝英今年65岁,是位小儿麻痹症患者,右脚有残疾,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尽管自己腿脚不灵便,但一个人照顾95岁长期瘫痪在床的母亲却是从不含糊,为母亲洗澡、喂药、按摩、搓背、排便…一系列动作熟练自然,令人钦佩不已。
李英珍谁说婆媳水火不容。李英珍从市区动迁移居泗泾,不仅照顾多病的丈夫,还照料89岁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除了为婆婆剪发、修剪指甲、洗衣搓澡等点滴中尽孝道,还每日寻来生活趣事幽默短文逗得老人一乐,以此转移婆婆心理压抑,控制病情恶化。她总是说:“婆婆也是妈”。
钱雪芳长嫂如母,无怨无悔。为了给重度残疾长期卧床的小叔子巩固治疗和贴补家用,钱雪芳曾12次卖血挣钱,还每日为小叔子擦洗和按摩,照顾饮食起居,三十年如一日,令人感动不已。小叔子长期卧床,却从没长过褥疮,如今奇迹般地能坐在残疾人椅子上外出走动。亲戚邻居总夸“她是个好嫂子”。
芮全力“中国好人”不能少了他。芮全力是“银丝带向日葵”志愿者关爱老人小组成员,也是新凯二村业委会成员,不仅每日照顾岁的父亲,还关心照顾3位独居老人和一户纯老家庭,帮助老人买米买菜,缴纳水电煤费用,医院体检,住院期间忙前忙后。老人们总说:“芮师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唐巧奋尽孝在点滴之间。这家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居住在一起,相扶相帮,其乐融融。然而父母的病情时而复发,在上海市、松江、医院之间轮换着住院,唐巧奋总是不计辛劳,医院,送饭喂药,嘘寒问暖地忙碌着。旁人道:“你父母经常住院,你还要工作,不如找个护工替代一下,你好轻松许多”,唐巧奋说:“我父母生病,作儿子的理应伺候,他们的心情好了,病情才会好转,我的辛苦一点也是应该的”。
王晓红那些和妈妈同居的日子。她是上海知青,重返上海24年,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现已94岁高龄。她的父亲7年前去世,享年93岁。在和母亲朝夕相处的24年里,她不嫌母亲屎尿臭,总是好吃的新鲜的先给母亲吃,自己吃剩下的。在她的长期坚持下,家中和谐,从无口角纠纷,常常被评为“五好家庭”、“文明之家”。
姚伯荣五代同堂口角少。他如今五十有余,上有96岁高龄的爷爷、古稀之年的丈母娘,下有而立之年的女儿女婿,还有已上幼儿园的孙女,五代同堂住在打铁桥自建小区。他悉心照顾爷爷和丈母娘的行为成为后辈的模范,小外孙女学着他的样子关心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我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是孩子最好的学校”。
殷明尿毒症并不可怕。他十年如一日地照料患有尿毒症的父亲,每周三次医院做血透析,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张翠珍“一个都不能少”。她需要照顾耄耋之年的父母,还要照顾自幼肢体残疾的哥哥。她照顾家人的饮食起居,为哥哥擦洗按摩,修剪指甲,换洗衣物。在哥哥查出骨髓肿瘤住院起见,她们夫妻俩日夜轮番照顾,尽管累得病倒,她却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想把家里每个人都照顾好”。
张锡妹家是温馨的港湾。张锡妹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她是87岁婆婆眼里孝顺的媳妇,是疼爱丈夫的好妻子,关爱子女的好妈妈,关爱子孙辈的好奶奶。一直照顾生病的婆婆,她的孝心也为小辈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周丰与其说“养儿防老”,不如说“娶儿媳防老”。她自结婚起便无怨无悔照顾患有心脏病的婆婆,一人操持家中大小事。在婆婆住院期间,进行无微不至地照料。婆婆有时候腰腿疼,她便为婆婆擦腰洗脚或送医救治。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是多少白癜风治疗偏方- 上一篇文章: 荐读你根本想不到,一个贵州贫困的农村
- 下一篇文章: 杂谈两幅名画中隐藏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