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来了
年2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印发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版)》——距离上一次“官宣”(年)已经整整5年。那么,这次更新了啥?
01
版版
儿童免疫程序有哪些变化?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年版)
(点击图片可放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年版)
(点击图片可放大)对比版,版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有2个新变化:
变化1——脊灰疫苗2+2
脊灰(脊髓灰质炎)就是我们小时候常听到的“小儿麻痹症”。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因为它而落下了终身残疾。
消灭脊灰,接种脊灰疫苗是硬道理!
从年12月起,我国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由“1+3”变成了“2+2”,而年的新程序中给予确认。
???
咳咳,这不是数学题,是说原来的1剂灭活加3剂减毒,现在变成2剂灭活加2剂减毒。
既能提高Ⅱ型脊灰病毒抗体水平,又能维持肠道粘膜免疫水平,阻断相应型别病毒的传播,一举两得!完美!
PS:年10月1日以后,上海地区4剂全部为脊灰灭活疫苗IPV(免费),分别在2、3、4、18月龄接种。
变化2——麻腮风疫苗替代麻风疫苗
麻疹、风疹、腮腺炎是宝宝常见传染病,在国家法定传染病中有着响当当的名号。
以前,宝宝到了8月龄要打1剂麻风疫苗,18月龄再打1剂麻腮风疫苗。
现在,8月龄打的也是麻腮风疫苗,不仅对麻疹、风疹的保护效力一样,抵抗腮腺炎的抗体水平也直线上升。
讲完了免疫程序的变化,再来看看具体的修订内容有哪些变化。
02
主要修订内容,有以下7点
明确接种部位
01
将疫苗接种部位集中到“一般原则”部分统一表述,而且明确: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首次在免疫程序中增加左右大腿为接种部位。
修订同时接种原则
02
版在版的基础上删除了“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这条原则。
(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二)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
(三)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不小于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类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灭活疫苗、注射或口服类减毒活疫苗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扩大补种年龄
03
本次将“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而需要进行补种的人群年龄范围”从年版中规定的“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
扩大补种的人群年龄范围,有利于部分省份在初中和高中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并进行补种活动。
更加
- 上一篇文章: 开展ldquo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r
- 下一篇文章: 鲸宝健康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