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怎么办小儿推拿为您排忧解难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www.ltjzw.com/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生理特点
01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01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纯阳之体”。
小儿病理特点
01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02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
小儿推拿作用机理
01
调整作用:
推拿按摩治疗小儿常见疾病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法调和营卫、疏通经络、使小儿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通过推拿按摩的机械刺激,作用于小儿机体的各组织器官,促使物质代谢旺盛,增强小儿机体的抵抗力,使失去平衡的机体转化为新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愈小儿疾病的目的。
02
摩擦作用:
推拿按摩最先接触皮肤,对皮肤直接产生摩擦作用。皮肤里皮脂腺、汗腺、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末梢神经对身体起着保护、分泌、调节体温等作用。推拿按摩摩擦皮肤能使皮肤表层衰老的细胞脱落,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腺体的分泌。较重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使皮肤产生一种类组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活跃皮肤的血管和神经,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的流量加大,从而改善皮肤的营养,并可使局部温度升高,通过末梢神经传到中枢,影响小儿整个机体。
03
对肌肉和关节的增强作用
推拿按摩能提高肌肉的张力及工作能力,降低疲劳及肌肉萎缩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细胞的胶质状态。推拿按摩能使肌群获得更多的血液,使肌肉中的含糖量增高,并可增强肌肉的代谢,改善肌肉的营养,因此推拿按摩对治疗和预防肌肉疲劳、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肌肉萎缩、肌挛缩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04
对代谢的作用
推拿按摩能使尿量增加,机体内的蛋白分解物—尿酸、尿素等同时派出体外,随之尿胺的排泄量也增加。在全身和腹部推拿按摩后,氧的需求量增加10%~15%,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泄量也增加。
05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直接在小儿胸部及相应部位推拿按摩,可使呼吸加深。推拿按摩治疗机体不同部位,通过反射活动也能使呼吸加深。如推拿按摩治疗小儿肺炎,经过选用不同的手法推拿按摩后,肺部啰音很快消失。
06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推拿按摩手法于小儿腹部,能直接调节内脏神经。一般推拿按摩可使内脏神经兴奋,肠胃内壁肌肉的张力增加,消化腺的分泌活跃,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显著改善。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降低时,在腹部用较重推拿按摩法治疗较为适宜,分泌功能升高时用中、轻度推拿按摩手法较为适宜。对于小儿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疳积等都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
07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推拿按摩可加速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被推拿按摩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流速加快、流量加大,给组织营养以良好的条件,对水肿和损伤部位的水肿可以促进其吸收。
常用的特殊穴位与手法
01
四横纹
(1)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节横纹
(2)手法:掐,3-5次;或往返直推,约50次
(3)主治:咳喘、腹痛、惊风
02
小横纹
(1)位置:掌面,五指根节横纹处
(2)手法:掐,3-5次;或往返直推,50次
(3)主治:发热,烦躁
03
肾顶
(1)位置:小指顶端
(2)手法:以拇指端按揉,-次
(3)主治:自汗、盗汗、解颅
04
内八卦
(1)位置:掌心四周,以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至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径作圆
(2)手法:顺时针或逆时针做运法,50次
(3)主治:咳喘胸闷、呕吐泄泻
05
小天心
(1)位置: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
(2)手法:拇指掐、揉、捣,30次
(3)主治:惊风、神昏、失眠、心悸
06
天门
位置: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
作用:开启经穴,启迪智力,外感头痛
07
囟门
囟门:大脑之门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手法: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或掌根放在前额,食中示三指自然放在囟门穴上摩揉)。
作用:摩法促进大脑发育、头痛惊风、鼻塞、高热冷敷降温
08
板门
板门:脾胃之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掐板门治晕车。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09
二扇门
二扇门:腠理之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手法: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次数)掐5次;揉100到500次。
作用: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退热平喘,是发汗的有效方法。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风寒外感。
10
箕门
箕门:水道之门
位置: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尿潴留、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泻。
11
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次数)100到300次。
作用1、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清热而不伤阴分。
2、打马过天河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
供稿:治疗部茅一清
图片:治疗部
提供门诊、住院服务
-/
- 上一篇文章: 年出生的孩子家长,这个
- 下一篇文章: 孩子频繁眨眼揉眼眼睛红痒,可能是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