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故事命运李凡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刊头题字:江上墨人
命运
●李凡
产房外德顺不停的踱着步,两手不知所措的一会拽拽衣角,一会挠挠头皮,一会又狠狠的在墙上捶了两下,满脸的憔悴也难以掩盖德顺那紧张焦虑的神情。
自从三年前儿子出生之后,德顺一直盼望老婆能再为他生个女儿,这样也就了了他儿女双全的梦想。那天,当老婆悄悄的告诉德顺怀孕的消息,他真是欣喜若狂,一把把老婆搂到怀里亲了又亲。老婆轻轻的推开了德顺,娇羞的两腮泛起了红晕,嗔怪地说:“死鬼,弄疼我了。”
八十年代的农村,家乡有个风俗,据说有啥心愿可以向大神奶奶许愿,心愿就会实现。老婆怀孕后,一向从不迷信的德顺,那年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他就带着鞭炮,香火和一些供品,来到大神奶奶庙前,摆上供品,点燃香火鞭炮,虔诚地跪在塑像前。嘴里默默的念叨着:“大神奶奶,赐给我一个女儿吧!”说完,虔诚地磕了三个响头后起身离开了。
也许是德顺的虔诚感动了大神奶奶,刚走出庙门,只见邻居刘婶一路小跑的向德顺奔来。“德顺哥,快点回家吧,你老婆肚子疼的厉害,可能要生了。你快去邻村把接生婆麻婶请来。”
听到这,德顺撒开腿飞奔回家,推起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急忙向邻村驶去,也没来的及到屋里看一眼老婆。
当麻婶来到时,看到在床上疼的打滚的德顺老婆,急忙让德顺搂起老婆,然后给她做了简易的产前检查。“看这情形,孩子出生还要一段时间,再等等吧。”凭着多年的接生经验,麻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就这样,在老婆被疼痛折磨的呻吟声中,德顺一直等了两天,也不见孩子有出生的迹象,没办法,麻婶只好无奈的摇着头说:“送乡卫生院吧!我无能为力了。”
无奈,德顺只好用板车拉着老婆向卫生院奔去,这才出现开头的那一幕。满心焦虑的德顺一直在产房外默默的祈祷着:“保佑老婆顺利生产,保佑老婆平安无事。”
正月初四清晨,“哇——”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让德顺这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吱”的一声,产房的门开了。
“母女平安,家属可以进去看望了。”医生的话让德顺心花怒放,连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就冲进了产房。
看到躺在床上身心疲惫的老婆和“哇哇”哭泣的女儿,德顺是既欢喜又心痛,欢喜的是自己如愿以偿,有了女儿,圆了自己儿女双全的梦想,心痛的是老婆忍受了三天的剧痛女儿才顺利出生。
德顺看到可爱的女儿,希望女儿能漂漂亮亮,因此给女儿起名叫——丽子。女儿好像也很理解父亲的心愿,长得白白胖胖,惹人喜爱,左邻右舍见了再忙都会停下来逗一逗她,丽子那银铃般的笑声,惹得大家不抱一抱都不愿离开了。
丽子身体也很健康,刚满十个月的丽子便会蹒跚挪步了,一周岁就能稳步行走,甚至还能小跑一阵。
由于多了个女儿,家庭开支相应的增加了,在给丽子过完两周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德顺对妻子说:“现在正是外出打工的时候,丽子也这么大了,能离开手了,在山西煤矿打工的德聘哥说他们哪里招收工人,我想和他一起去打工挣钱来贴补家用,听德聘哥说工资挺高的,老婆,你看行吗?”
老婆犹豫了一下说:“听说在煤矿打工很不安全......”
“放心吧,老婆,我会注意安全的,再说我又没有技术,到别处也不好找活干,这体力活我不怕,我有的就是力气。”说完有力的伸伸胳膊,把老婆揽入怀中。
就在德顺外出打工第二个月的一天下午,丽子正跟在妈妈的后面欢快的走着,突然“扑通”一声,丽子倒在了地上,“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妈妈闻声急忙转身把丽子扶起来,可是丽子的脚再也不愿着地。妈妈以为丽子走累了,相让抱着,没办法只好抱着她回家了。
到家之后,妈妈本想把丽子放下来,可是丽子“扑通”一声坐到了地上。妈妈以为是丽子在闹气,就把她放到地上,忙起了自己的家务。可是直到忙完家务,丽子还在地上坐着,让她起来也不起来,气急了的妈妈朝丽子的小屁股上狠狠的拍了两巴掌。
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天,丽子也没有站起来,到哪都是妈妈抱着。直到邻居刘婶的一句提醒:“听说隔壁村,有位孩子得了小儿麻痹症......”
这时,德顺老婆才恍然大悟,急忙带着丽子到乡卫生院就诊。医生捏捏丽子的右腿,看了看说:“没事的,可能是摔倒时磕伤了,挂几天消炎水就好了。”
可是,一连挂了三四天的消炎水,丽子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医生再次检查之后无奈地说:“可能是患了小儿麻痹症,医院看看吧!”
那时通往县城的又没有班车,要想进城,只能靠步行或者是自行车,带着两个孩子,自己又不会骑自行车,没办法,她带着丽子到乡邮局找人代写了一封信,给德顺寄了过去。
一个星期后,德顺回到了家,医院奔去。经过检查,医生下了定论:“患有小儿麻痹症,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孩子没希望站起来了!”听到这,德顺如五雷轰顶,一下子就瘫坐在地生。
倔强的德顺,怎么也不相信医生的话,他相信女儿一定会站起来的,从此,德顺就带着丽子走上了四处求医的漫漫长路。只要听说哪里医术好,德顺就带着丽子到哪里去。
郑州去过,北京去过,上海也有他的身影,为了节省费用,南京街头他也露宿过。也许是德顺的倔强再次感动了大神奶奶,在一次次手术之后,九岁那年丽子的病情有了好转,慢慢的丽子的脚可以着地了,再后来扶着物体能够站起来了。虽然经过锻炼,丽子能够行走了,却留下了终身无法康复的后遗症——跛脚,这也使丽子的命运一次次受到别人的嘲弄。
每当丽子看到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丽子总是投去羡慕的目光,当那些孩子在丽子羡慕的眼神中消失的时候,她总会失望的叹口气,然后回到院里拾起一根草棍在地上认真的画着。
每当看到丽子那失望的眼神,德顺和老婆商量,决定要送丽子去上学。为了方便接送丽子,德顺借钱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年9月1日,丽子终于走进了她渴望已久的校园,坐进了在梦中曾经多次走进的教室,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了。丽子也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很努力的学习,每次考试都是双百分,老师也十分喜爱丽子。
丽子的努力并未换来同学的羡慕,优异的成绩也没赢得同学的掌声,每当课间活动总会有一些同学在她背后指指点点,喊她“瘸子”,经常会有些调皮的孩子模仿她走路,引来其他围观者的哈哈大笑,为此哥哥也曾为她多次和同学打过架。
开始丽子对此不以为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丽子的自尊心一次次受到无情的了伤害,丽子开始动摇了,辍学的欲望也在一天天增强。终于有一天,丽子不愿在踏进哪个让她多次受到伤害的校园。
父母的劝说无济于事,老师的家访也没有改变丽子辍学的意志,德顺一顿的拳脚相加也没能把丽子再次送进教室,就这样,丽子辍学了。
辍学在家的丽子并没有泯灭对学习的渴望,每次哥哥放学回来,她都会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哥哥写作业。当哥哥写完之后,丽子就拿起书本认真的读着,不会的她就问哥哥。就这样跟着哥哥,凭着自己的聪明,丽子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后来居然还能辅导哥哥写作业呢!丽子也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
转眼间,丽子已经出脱成一位天生丽质,端庄秀丽的大姑娘了。命运也许就是这样不公,德顺因一次帮朋友打抱不平,把村霸打成轻伤,因此被判入狱六年。家庭的变故让丽子的命运从此再次跌入痛苦的深渊。
自从德顺入狱后,家庭经济来源断了,妻子只能带着丽子兄妹俩艰难度日。此时的丽子表现得很坚强,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越是优秀,似乎对丽子的伤害越大。左邻右舍看到丽子总会发出一声不知是同情还是嘲笑的叹息——这么漂亮的姑娘可惜是个“瘸子”,找婆家都是个问题。
听到这些议论,德顺老婆都会暗自伤心流泪。转眼哥哥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只因德顺入狱,家里穷,一直没有媒婆登门。为此,母亲整天忧愁满面,看到母亲的忧愁,要强的丽子决定把自己嫁出去,要点彩礼帮哥哥娶亲,以解除母亲的忧愁。她背着母亲央求村里的媒婆王婶给她介绍对象,只要对方同意,不论长相,不论年龄大小,只要能拿出五万的彩礼就行了。
媒婆王婶几经打听还真为丽子找了一户人家,家中有两个儿子,因父母年迈,家境贫穷,给哥哥办完婚事之后,再也没有能力为老二娶亲了,婚事也就耽搁了下来。人长得还算英俊,加上嫂子在三村五里是出了名的泼妇,所以至今已经三十五了还没有找到对象。
见面那天,丽子对他的长相还是满意的,即使比自己整整大了十七岁,丽子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看到丽子这么折磨自己,母亲是百般阻挠,不忍心丽子嫁给这样一个家境贫寒,又大她这么多的男人,担心丽子嫁过去会受他嫂子的气。
丽子心意已决,也曾幻想着婚后的美好生活,她天真的认为只要勤劳,夫妻齐心,总会摆脱贫困的。
没有隆重的婚礼,缺少亲朋好友的祝福,二零零七年正月十八,他带着东借西凑的五万块钱彩礼,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把丽子接回了家。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本应是件幸福的喜事,然而新婚之夜他并没有碰丽子,来到房间倒头就睡了,羞涩的丽子也不敢多问。可是以后的日子,他天天如此,对丽子爱理不理的。丽子对此很是疑惑,隐约从别人口中得知,他对这门亲事压根就不同意,是在嫂子的逼迫下才勉强同意的。因为在这以前,他也恋爱过,只因女方父母反对,不拿出二十万的彩礼绝不同意,没办法,女友被迫嫁给他人,他一直陷在失恋的痛苦中,仍然幻想在对前女友的追忆之中,难以自拔。
结婚一个月后,他就偷偷外出打工去了。因丽子一直没有怀孕,在嫂子的挑唆下,婆婆常常在丽子面前指桑骂槐,说“养了一只不会下蛋的瘸腿母鸡,还不如养一只看家狗呢?”对此,丽子总是善良的保持沉默,心里的委屈只有她自己知道:“不同房怎么能怀孕呢?”
几经打听丽子知道了他打工的地方,决定去找他,放下尊严也要和他同房,丽子要用事实证明给她婆婆嫂子看看,她不是一只不会下蛋的“瘸腿母鸡”。
新婚小别,见了丽子,他并没有表现出来本应该有的激情。看到出租屋内凌乱的物品,丽子一声不吭默默的收拾着,她依然幻想着要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他,但丽子的付出并没有感化他那颗冰冻的心。那天晚上,丽子收拾好之后,偷偷的钻进了他的被窝,在他身边躺了下来,悄悄的把手向他伸去。
谁知就在刚刚触到他身的那一刻,他一下子坐了起来,抬起他那有力的大脚,猛地踹向丽子,淬不及防的丽子扑通一声跌落到床下,双腿顿时失去了知觉。丽子并没有哭,也没有吼,抓住床沿,艰难的站了起来,又钻进了他的被窝。也许是被丽子的善良感动了,也许是他突然的良心发现,也许被丽子那娇小颤抖的身躯触动了心灵。他把丽子揽入怀中......(未完待续)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投稿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小说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诗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稿费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原创首发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留言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付费阅读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作家故事》
投稿那些事儿——关于《三者》栏目
作者简介李凡,安徽利辛县人,巩店学区一偏远乡村小学教师,作品散见于《亳州晚报》、《涡水文苑》、《人民作家》、《抱朴书轩》、《文学微刊》、《金秋文学》、《诗艺花苑》、《绝对小说》、《微文美刊》等多家文学微刊。现为《作家故事》编委。
《作家故事》年第3期(总第4期)(纸刊)备选稿:
1.地坑院,沉默着走到春天
曲建波
2.不敢妄谈文学
冷丁3.停
胡国葵4.神奇的保健机器
李彦丽5.桂兰的心事
梁宝君6.
陈保峰7.暮春里,我站在野长城上
于忠民
8.又闻布谷鸟声
周书华
9.情歌老王子
张俊清
10.小红鱼儿历险记
朱顺社
11.安落组诗
12.小小“黄金屋”
墨缘
13.哨卡人吴三
袁南成
14.投稿那些事儿——关于投稿
15.意外发现
于忠民
16.反哺
刘文奇
17.碾子
张凤伟
18.散步
寇振朝
19.网络作家一般不如老母鸡
20.我与《作家故事》平台的情缘
姜广富
21.草席沿街凉
风帆
22.风水墙
曹广平
23.宝妈的期盼
乔宪俊
24.大柏树,永不散的村魂
王养社
25.四月麦青青
水手
26.石碾轶事
蔡学岭
27.婆婆的生日
张翠英
28.我的记者梦
李兴柏
29.忆大山深处的一家人
刘凤珍
30.请客
魏立国
31.我是《作家故事》的忠实读者
宋桂娣
32.给
- 上一篇文章: 歪头斜眼不是在好玩,孩子有这几个动作可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