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丨小儿麻痹症并不是遗传病 
知识科普丨小儿麻痹症并不是遗传病 
导语:小儿麻痹症曾一度被认为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当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得了小儿麻痹症是自己的缘由,以致一代代儿麻患者成年后在结婚生育上纠结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直至小儿麻痹症被确认为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而并不是基因性疾病,再加上预防手段的进步,才逐步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儿麻患者的生育状态,仿佛并未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巨大改良。年,脊髓灰质炎在纽约爆发,终究致使了数千人死亡。年美国工程师菲利普·德林克发明了“铁肺”,顾名思义,这类铁盒子密封着患者的身体,利用内部压力变化辅助病人呼吸。医院里,铁肺成了标准配置。
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压呼吸器制成后,铁肺便被淘汰了。美国妇女戴安·奥德尔自年就待在铁肺里,度过了60年的光阴,她也成为世界上已知的患小儿麻痹症活得最久的人。由于铁肺只是辅助装置而并不是医治手段,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任期间不断催促疫苗和有效药物的研发,直至“糖丸”诞生,才在很大程度下降了小儿麻痹的危害。
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出现才很大程度上下降了其危害。年国际社会共同设定了根除小儿麻痹症的目标,正式启动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20多年来,全球小儿麻痹患者从35万例锐减至年不足例,得病率已低于1%,有望成为继天花以后第二种可被根除的疾病。目前仅剩尼日利亚、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4个国家还存在小儿麻痹症广泛流行。
遗传的概率有多大?
很多人曾一度怀疑小儿麻痹会遗传,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侵入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组织构成隐性感染。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则会被病毒侵入血液或是脑部。因而可知,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急性疾病,而非遗传病。所以“父母有小儿麻痹患者,孩子也有可能得病”的说法属无稽之谈。而很多曾得了小儿麻痹的人们在成年后也大可以放心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美国小儿麻痹国家基金的资助下,匹兹堡大学的约纳斯·沙克在年研发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类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沙克也在自己、妻子和孩子身上进行了接种实验,结果他们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随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类疫苗成了对脊髓灰质炎标准的预防手段。
由于小儿麻痹症没有特效药,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儿童可通过屡次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实现毕生免疫。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中国已到达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目前中国的脊灰疫苗已列入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免费接种。
脊髓灰质炎
俗称小儿麻痹症,曾困扰了人类数十个世纪之久。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出现才很大程度上下降了其危害。
小儿麻痹症多发于1至5岁的幼儿。症状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弥漫性腹痛、延续发热等,潜伏期一般为7到14日。病情严重的可引发脑膜炎、脊髓神经麻痹致使肢体瘫痪,更有甚者出现呼吸肌麻痹造成死亡。
“糖丸”
这类“糖丸”在上世纪8九十年代的中国很常见。其优点是方便且有效,不像灭活疫苗需要注射接种,“糖丸”口服便可,后来演进成为向儿童口中滴入液体,而且这类方式更便宜。但如果不能使病毒丧失活性,就会引发病毒突变。换句话说,活病毒和减毒活疫苗,是魔鬼和天使的一步之遥。
“5联疫苗”
年5月首个儿童5联疫苗在国内上市。该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5种疾病。而近年来又有很多进口疫苗的引进,价格高达一针近千元,还是有很多父母选择进口产品。
传播媒介
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往以1型为多,而近2、3型病毒相应多见。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后者不但人数众多,又不容易被发现和控制,因此对本病的散布和流行起侧重要作用。飞沫、粪便、儿童用品、玩具、衣服及苍蝇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饮水污染常引发爆发流行。
内容来源:《三月风》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中科白癜风微博- 上一篇文章: 江阴妈妈警惕!宝宝被“种”下小儿麻痹症,
- 下一篇文章: 小儿麻痹症能医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