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你的反应如何丨疾病系列文章一
(一)一般人遭遇病痛时的反应病人的各种反应
大多数的人,希望自己能活到老年,然后安然地死于床上。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值壮年期的人,当他们突然之间竟得了严重的疾病,甚或是绝症时,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神允许疾病来侵袭他们;最令他们不安的是,假如必须忍受长期的病痛,将如何克服随之而来每天必有的痛苦、软弱及沮丧呢?几乎所有在病痛中的人所面对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假如我们对于病痛有正确的反应与态度,不管生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都能从其中获益。
我们无法选择要不要生病,但我们能决定反应的态度。虽然病痛或许使我们的人生着上色彩,但是人人都可以选择用什么颜色。
世人在遭遇病痛时,至少会有下列几种反应出现:苦毒怨恨的心这种反应可由约伯妻子的建议中看到,我们可以说:「你弃掉神,死了吧」(伯二9)!一般世人虽然不相信神,但在遭遇苦难时,仍不停止责怪神。但令人震惊的是,这竟然也是很多基督徒的反应,他们为任何不顺遂的事责怪神,并且心中充满怨恨、怀疑与不信。这真是一个悲剧,因为苦毒、怨恨的心并不能改变情况;它所带来的只是使人更生气,更不快乐。
在面对病痛时,我们就像门徒一样,被耶稣问道:「你们也要(退)去吗?」但是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六68)。你若不与主耶稣一同游过人生的浪潮,就会沉入失望的深渊。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在苦毒的怨恨中,毕竟那会消耗你太多的精力,同时也不能成就什么。
自怜在面对病痛时,通常有的第二个反应是自怜。我们会可怜自己的景况,向神哀告说:「主啊!为什么是我?」
千万不要向此消极的态度屈服,且看别人如何以积极果敢的态度克服一切:贝多芬在他完全失聪之后,写下他最美妙的乐曲。约翰?密尔顿在他完全眼瞎之后,写下名著《失乐园》。罗斯福因为小儿麻痹而需要以钢柱来支撑身体,但这并无法拦阻他成为美国总统。爱迪生几乎是一个聋子,但他的发明却改变了历史的路线。绝症只是一个经历,并不是最后一幕,千万不要让它使你失望或自怜。
使徒保罗身上有一根肉中刺,他自己并不要那刺,也曾求主除去,但主并未除去。所以他必须带着肉中刺奔跑他当跑的道路,他不浪费时间自怜。
毫无置疑地忍受第三种通常的反应是毫无置疑地忍受。有一些人深信我们应当毫无疑问地接受人生,他们不认为我们有权利来询问神。但是先知哈巴谷曾询问神,当他看见恶人猖狂兴盛,义人却被践踏,他就呼求主回答他所疑问的,他为不明白的寻求主的启示与引导(哈一3)。主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时也曾痛呼:「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廿七46)。
圣经教导我们:神要我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我相信神也为祂自己的作为负责。有许多事情的真相是神可以解释的,有许多病痛是可以找出解释的;虽然答案也许不立即来到,然而向神提出疑问并非错误。
要求完全的了解第四个通常的反应,是我们会要求得到一个完全的了解,这种反应与前一个盲目的忍受一样不明智。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明白或了解神的意念与道路(赛五十五8~9),因为主智无穷,主道难寻(罗十一33)。虽然每个病痛都有解释,但世人有限的头脑总是无法完全了解。直至有一天我们与主面对面,才能完全知道一切事情的隐情真相。盼望现在就完全了解人生的一切,乃是一种过分的期待。
信心的反应在病痛时最佳的反应态度,就是让所临到的病痛驱使我们转向神。信心就是寻求主的帮助及盼望。信心是相信神的爱与能力足够帮助我们,即或我们不明白为何遭遇这一切,我们仍信靠祂。
有一位信徒患了癌症,检查结果,发现已到末期的阶段。开始时,他非常的伤心悲痛,害怕到睡不着觉,也一直祷告,祷告到无法再祷告的地步。最后他向神说:「神啊!无论你的旨意如何,我都愿意接受。」结果,他经历了一种从未有的平安,而不再心烦、忧虑;相反地,当朋友一一前来安慰他时,都非常诧异他的感受。这就是让疾病驱使信徒转向神的好榜样。
(二)你的心态正常吗?你恐惧害怕吗?约伯在病痛中曾说:「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伯三25)。一位著名的布道家也曾说:「十五年来,我惧怕自己有一天在身体及灵性方面都软弱无力,而十五年后,我实在成了这个样子了;我所惧怕的竟成了事实。」
在病痛中惧怕的人请记得,神把疾病都量过了。撒但是疾病的创造者,我们相信撒但会叫人生病。但是读约伯记的人,都知道这是经过神的许可的,也是经过神的限制的;神许可他病,但是不许可伤害他的性命。约伯记清楚地给我们看见,没有经过神的许可,撒但不能叫你生病;没有经过神的限制,撒但也不能叫你生病。在这里有神的许可,有神的限制。所以请记得,每一次病临到我们身上,不要那样惧怕。
我们看见约伯的事,神对付他是有结局的(雅五11)。等到约伯受试炼到够了的时候,疾病就过去,因为疾病成功了神的目的在他身上。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疾病是可怕的事,因为这一把刀,不是在别人手里。请记得,疾病是在神的手里。有许多生病的弟兄姊妹那样地害怕,好象疾病是在敌人的手里一样。
我们病了,不要惧怕,因为我们都是神的儿女,祂是我们的倚靠,祂是良医,祂保护我们像保护眼中的瞳人一样,我们生命、气息、存留都在祂的手中,我们实在用不着怕,怕反而增加疾病。主要你去,你不去也不行;主不要你去,你想去也去不了。保罗说,无论生死都是主的人,听凭主旨,主要如何就如何。我们看到许多被主接去的基督徒,在肉体说,他们是衰残了;在灵魂上说,真正进入主里的安息,他们去的地方真是满了平安、喜乐,没有忧伤、眼泪。走向这样福乐之地,真是好得无比,又有什么可怕?更深一层说,疾病不一定是损失,可能是得着;虽然肉体亏损,可能灵性上长进。因为借着一场病,可能使人胜读十年书,多少属灵的功课,都是在病榻上学会的。所以当你落在病患之中,千万不要惧怕,紧紧倚靠主的大能大力,不看自己的败坏,只仰望神的慈爱,学习交托、忍耐、顺服的功课,求神把疾病变为祝福,把失望变成盼望,把十架变成恩典。
你焦虑不安吗?焦虑不安是一种内在的感受,比前述的恐惧害怕更觉空虚。当人观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异状时,某些正常的焦虑是在所难免。正常的焦虑可以说是一种情绪上的紧张和警觉,比方对身体的异状警觉到有癌症的危险。如果这种焦虑驱使你转向神,谦卑地向神认罪,将自己交托给神拯救的恩手中,则它于你是有帮助的。但是你若因着这个异状而过度焦虑,以致魂不守舍、无心茶饭、无法工作,那就是一种神经质的焦虑不安。
基督徒面对焦虑不安的情绪,首先,「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五7)。祷告和对神的信心,能帮助人从焦虑不安中得着解脱。但是我们若把它当作一种的方法,而缺乏属灵的实际,往往于事无补。只是为脱离焦虑而祷告,结果仍然感到焦虑;只是知识上知道焦虑是缺乏信心的表现,结果反使焦虑加深。
一般来说,焦虑的人在情感与属灵方面都没有成熟。他们需要借着日常灵修生活中的追求,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安定,在灵命上有长进,渐渐地就能从焦虑中得着一些解脱。
焦虑不安的人,除了向神祷告、交托给神之外,可以找别人帮助。最好与那些灵命较长进的人(如传道人等),或对心理有些专门知识的人,把心里所挂虑的事情和他们倾谈,多少会有助益。一个人在极度的焦虑中,需要精神病专家的专业治疗或用药,此事并不表示对神缺乏信心,我们会在「信徒可以借助医生和药物吗?」专题中予以讨论。
你沮丧消沉吗?一个人如果久病不愈,或者被诊断出他患了绝症时,往往会感到灰心、消沉,觉得一切都完了,因此对人生绝望。沮丧的情绪不但无助于改善病情,而且反会加重病况。一个心理平衡的人,他不会容许自己受情绪的摆布,而会让信仰和理智来导引情感、控制情感。基督徒的信仰不是建立在只在今生有指望(林前十五19),不可让这必朽坏的血肉之体的情况来影响我们生存的态度。
已故前美国副总统韩福瑞,在接受癌症手术后,医生告诉他尚有五年的活命机会。当别人向他表示同情时,他回答说:「我的朋友啊!从你身上夺去的那不算数,是你怎样使用那留给你的才算数。」基督徒活在世上,每天都是神的赏赐,我们无权浪费时日。与其每天活在死亡的阴影底下,不如专注在有生之日,欢欣地珍惜使用一息尚存的机会,尽可能活得丰富而有意义。使徒保罗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一21)。
你自爱自怜吗?有的病人一天到晚所想的,都是他自己。他是全地的中心,他是宇宙的中心,每一样东西都是围绕着他的;整个世界都该是为着他的,全世界的人都应当为他活着。神在天上是为着他的,神在地上是为着他的,基督是为着他的,教会是为着他的,无论什么都是为着他的。这样的病人,不只折磨别人,也折磨自己,所以很难痊愈。无病时呻吟,有病时更呻吟,目的是要吸引别人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白癜风偏方快
- 上一篇文章: 城北镇卫生院425计划免疫宣传活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