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

时间:2014-10-28来源:疾病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一)隐性感染(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

5.肾上腺皮质激素

2.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感染后无症状出现,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抗体

症状

4.血清学检查

概述

1.患者应躺在有床垫的硬板床上,注意瘫痪肢体的护理,避免外伤受压,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以防产生垂腕垂足现象有便秘和尿潴留时,要适当给予灌肠和导尿

(三)无瘫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且循环神经纤维散布全身,可在发病之初出现此期症状,但多数患者可在前驱期后有1~6日无症状或症状减轻,而后进入此期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

5.循环衰竭的防治

(一)无瘫痪型

4.对发热较高,病情进展迅速者,可采用丙种球蛋白肌注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即侵入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组织,则形成隐性感染;抗体低下病毒则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若机体缺乏免疫力,病毒随血流经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并沿神经纤维扩散,引起无瘫痪期症状;如果运动神经元受损严重,则导致肌肉瘫痪,引起瘫痪期症状

(四)瘫痪型:约占感染者的1~2%,其特征为在无瘫痪型临床表现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导致肌肉瘫痪

(二)顿挫型(轻型):约占4~8%,病毒侵袭全身非神经组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出现①上呼吸道炎症状,如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咽充血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肿大等;②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等;③流感样症状,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持续1~3日,自行恢复

3.中药治疗 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潜伏期3~35日,一般为7~14日按症状轻重及有无瘫痪可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

4.呼吸障碍及吞咽困难的处理

3.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1~3克,每日1~2次连续数日,以减轻神经水肿

2.脑脊液检查:细胞数迅速降低,蛋白量则增高,形成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二)瘫痪型

3.病毒分离:起病一周内可从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门拭子采集标本并保存于含有抗生素的hanks液内,多次送检可增加阳性率

治疗

病因

1.卧床休息

2.肌痛和四肢项背强直者局部给予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口服镇静剂,必要时服盐酸哌替啶及可待因,减轻疼痛和减少肌痉挛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多正常,少数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血沉增速

检查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zl/9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