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培训班有多难除了拼人品,还要做
昨天,鹿姐姐跟爸妈们说了兴趣班报名这事儿,爸妈们的感触很多呀!
给孩子报个培训班到底有多难?昨天,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亮出了一份年终报告,来解答爸妈们的这个疑问。
今年活动中心的全年培训人次,是史上最多的一年,达到22.8万人次,是年的近3倍。招生数增加的背后,是报名人数的暴增。
近几年来,摇号班级比例最高的是年,这两年虽略有下跌,但需摇号的班级比例仍保持在70%以上。看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报一个班,也是要拼人品的!
在今年参与培训的22.8万人次当中,小学生是绝对主力,占7成。从年到年,幼儿园、小学、初中各学段学员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变化。
而年培训班的摇号趋势,也基本能从这份年终报告里看出大概。
有意思的是,中学生在培训班的分布相当有规律:
12岁以上的学生多集中在文学部和外语部。
体育部、美术部、舞蹈部等才艺方面的培训,则大多为学龄前和小学段所占据。
体育与科技类项目近3年异军突起,培训项目也在增加,去年增加了击剑,年春季报名又增加了足球娃和体适能两个项目。这跟家长逐渐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科技素养有关。
不过,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同时,爸妈也没有放松学科方面的要求。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历年来的报名数据来看,自然英语、语言能力、儿童美术、写作、童话阅读与表达等比较火爆。
然而跟奔波于培训的孩子相比,家长的陪伴更是一件苦差事。对很多家长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学习。
讲述者:潘先生长度:字+ 适合阅读:8岁+1.
儿子今年11岁,是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去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上课,已经6年了。
头回去那儿,他还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最早报的两门课,一门是儿童画,另一门是武术。我没指望他将来当潘天寿,当黄飞鸿,只是希望他多学点东西。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们父子俩的双休日基本都在活动中心过了:他要去活动中心,我送他去;他上课,我在外面等着;下课铃响了,我就接他回家。因为我是他爸爸,陪伴是我的责任。
陪伴有时的确是一件苦差事。
现在,儿子手头正在学3样东西,周六早上有课,8点半到10点,上英语。周日早上10点到下午4点,要连着上英语、赛车和跆拳道。
所以每个周六早上7点,我俩就出门了。先走一段路,搭上地铁到凤起路站,再走一段路才能到。每次一来一回,起码要两小时,但仍然风雨无阻。我也偶尔开车去,但活动中心这边停车不方便,找个车位会让人崩溃,遇上堵车更夸张。
孩子上培训班,对爸妈来说,也是种耐心的锻炼。因为每回去,除了接送,还要等候。
假如就那么静静等在培训教室门口,无所事事坐上半天,确实是一件累人的活。但这6年来,我一直没有感觉到累,因为我已把这当作一种生活,可以很享受。
刚开始,儿子在发展中心上课。那里有一个图书馆,儿子在上课,我就泡在图书馆里,有时还会去游泳,只要算好时间去接他就好。我是做初中英语老师的,趁此机会在图书馆里看了很多书,充实了知识储备。
后来儿子换到西湖边上课,天气好,我就带个相机去拍西湖。有时我也会带一本书,静静地在儿子教室外面看;偶尔,我会带上电脑,在那里写论文。这样的陪伴未尝不是一种学习。我经常想,人的心思是最重要的,高兴去做一件事,心情就会特别好。我乐意这么陪着孩子,等候也成了快乐的事。
2.
陪儿子上培训班久了,我也琢磨出了许多窍门。比如,如何解决午饭问题。孩子长大了,我们的午饭会在活动中心附近的店里吃,店里排队的人很多,所以我会提前半个小时去排队,儿子就不用等了,下课可以直接过来吃。
在陪伴儿子的6年中,我看到了很多家长,他们为了孩子的成长甘愿付出。有些家长自己带饭给孩子,冬天里怕饭凉了,就放在自己怀里;夏天里有些家长会带帐篷来,不是给自己用的,而是给孩子休息时挡一挡太阳。
我还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因为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的,但还是来接送孩子。我跟儿子说:“这就是父母,天底下最伟大的。”儿子很感动,我也被感动着,这样的父母真拼啊,这是一种正能量。
这样的周末生活,我们父子俩已经过了6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羽毛球、乒乓球、电子琴、素描、围棋、健美操……这是一种全面发展,他能一直坚持下来,我很欣慰。
他的英语已经学了5年,跆拳道也学了很多年,一直都在坚持。我认为,坚持,也是一种教育。
当然,现在的孩子也是挺有个性的,不会总随父母的意。我给他报班最多时,一个双休日有5个班,其中有电子琴、围棋,他坐不牢,就不要学了,跟我也闹过。我小时候什么都没学过,希望孩子什么都学一点,总是劝他坚持一下。后来顶不住他的抱怨,就妥协了。现在他学的,都是自己喜欢的。
我算了一笔账,一年在活动中心的培训费用大概是三四千元。这6年来,我们平均每年有3个班在上,一年的培训有三期,一个班的费用四五百的样子,也有六百多的,早些时候还有三百多的。这样算下来,一年的培训费用不会超过五千元。文:梁建伟
编辑/制作:朱平姚琼王毅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肝好,一切都好教你怎样养好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