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医生,服务南沙30载看诊十几

时间:2016-10-24来源:疾病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大岗镇北流村村医郭炳仔成为村里最不可缺的人

乡村医生郭炳仔,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让他站立时候要用手撑住桌子保持平衡。

  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不过,对于大岗镇北流村的乡村医生郭炳仔来说,依然是一个平常助人的日子。他从小身患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却自强不息,通过奋斗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转而帮助他人。30多年来,郭炳仔克服种种困难,从赤脚医生做起,粗略估计已为十几万人次看诊,是北流村不可或缺的人。

  从小患病立志从医救人

  5月20日下午,大岗镇北流村卫生站。今年57岁的郭炳仔脸上挂着笑容,正在仔细地为乡亲看病。测血压、量体温,在必要时郭炳仔还要站着为乡亲看诊。“虽然腿脚不便,不过我还是要尽全力去看诊。”郭炳仔告诉记者,他在两岁左右时患了小儿麻痹,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欠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从而落下病根。自小由于小儿麻痹症引起腿部变形,大腿与小腿成一定角度的曲折,行动不便。

郭医生在给村民检查。

郭医生在给村民检查。

  “当时我就想,自己长大了以后要成为医生,不让其他人像我这样,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落下病根。”郭炳仔回忆道,小时候他每天只能步行上学,要走几公里才能到学校。“由于行动不便,我走得比常人慢很多,也辛苦很多,不过我咬牙坚持了下去。”高中毕业后,经过推荐郭炳仔医院,即现在医院内一科学习医术。“当时学医教学资源有限,都医院学习。当时我买了许多医学书,有医生教我们理论课程,同时还跟随医生到病房看诊,逐渐积累医学知识和看诊经验。”

  “赤脚医生”半夜出诊

  “我现在还记得,年6月,我回到了故乡北流村,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郭炳仔告诉记者,当时北流村急需村医,他完成学习后回到故乡,独自一人担当乡村医生,即俗称的“赤脚医生”,边干边学,并在随后考取了医生资格。至今已经为北流村的群众服务超过30年了。

在卫生站工作的郭炳仔医生。

  “郭医生人真的很好。虽然身体不便,但必要时他半夜也会出诊。”北流村村民郭带娣经常到村卫生站看诊。她和郭炳仔认识几十年,对他非常熟悉。“以前老郭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是患癌症晚期的老人家。当时他每天都到老人的家,给他们喂药、聊天,减轻他们身心的痛苦。”郭带娣回忆道,有一次有村民在半夜身体感到不适,向郭炳仔求助,他及时赶到病人身边,做好了诊治工作。“他每次出诊都背着一个药箱,最开始是走路,后面改骑自行车、摩托车。每次看到他背着药箱在路上慢慢地走,我都觉得很感动。他是我们村不可或缺的人!”

  从医30年赞誉不断

  “村民一般是有流感、发烧、高血压等状况就到我这里来。有时我也要出诊,不过比起以往现在出诊少了很多。”郭炳仔说,北流村目前包括外来人员在内有近名居民,这些人都是他的服务对象。每天多的时候他要看诊40、50位病人,最少的时候一天也要看诊十几位病人。30多年来,粗略估算他看诊过十几万人次。“我们村卫生站一般治疗一些小病,价钱也很便宜,一般看一次病只花十几、二十几元,乡亲们有一些头痛脑热之类的都会首先到我们这里来。”

  郭炳仔年才开始学电脑,现在看病写病历处方开药等都是自己独立在电脑上完成。

  在卫生站工作的郭炳仔医生,一张桌子,身后一张病床,就是他的办公区域。

  “由于我是残疾人,在以前求学和生活中受过乡亲们不少的帮助。成为医生有了能力后,我也想尽量帮助乡亲们,做一名好的乡村医生。”郭炳仔感慨道:“15日是全国助残日,希望借此全社会能够更加关爱帮助残疾人。同时,我也希望残疾人同胞们自强不息,通过学习培养技能,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帮助他人。”

来源e南沙

撰文/南沙新区报记者舒霞摄影/南沙新区报记者李夏同

相关文章推荐:

南沙西樵大桥最新进度,彻底崩溃到喜出望外一不小心,南沙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南沙61路公交上发生震撼的一幕......南沙16岁少女怀孕,上洗手间时意外产子......南沙现抢劫猥亵女子事件,疑犯竟是未成年人南沙土豪村,电梯公寓,村民一家三口分3套!

更多资讯,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zl/131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