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爸妈丨给老人小孩吃药时,可别再用热水

时间:2018-5-14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有的人认为胶囊去壳会使药物更快地发挥疗效,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胶囊内的药物有规定的剂量,剥开后容易撒失药粉,导致服用剂量不准确,不利于治疗。

吃胶囊药物不要去壳

胶囊剂是将药物的微粒灌装入胶囊中制成的,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伤风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等属于硬胶囊;鱼肝油丸、维生素E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则属于软胶囊。

胶囊是用明胶制成的,能溶于胃酸,对人体无害。装入胶囊的药物大多对胃黏膜及食道有刺激性,或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如果将胶囊药去壳服用,则会使药效降低,消化道受到损伤,甚至会将药物微粒呛入气管,给儿童患者造成危险。有些胶囊是缓释胶囊,必须完整吞服,才能使药物以均衡的剂量释放,发挥最佳药效。如果剥去胶囊,把药物倒出来服会破坏胶囊的缓释特性,达不到缓释的目的。

如果服用胶囊类药物确有困难,一般的胶囊可以剥开服用,但肠溶胶囊和缓释胶类药物,绝对不可剥开服用。

热水服药好吗?

除了吃药去壳的误区,还有一个误区大部分都会做错!就是用热水服药!用50~60℃以上的热水服药,这对一部分药品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些药品遇热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主要有以下几类:

维生素C

维生素C为极易被氧化的水溶性药品,遇热后其分子结构被水解,丧失疗效。

止咳糖浆浸膏类

例如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是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患者口服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益于缓解症状,治疗咳嗽。如果用热水冲服便会稀释药物,降低黏稠度,破坏保护膜,影响疗效。

含有消化酶类

包括多酶片、胰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他们分别含有助于消化食物的蛋白酶、淀粉酶或脂肪酶。这些活性酶遇热后变性失活,从而丧失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注明;“胃蛋白酶遇热不稳定,热至70℃以上失效”。

含有活性菌类

例如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杆菌,整肠生含有地衣芽孢杆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含有啫酸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还有酵母片、丽珠肠乐等药物均含有用于防病治病的活性菌。这类药物遇热后活性菌被破坏,因而降低或失去疗效。

活疫菌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疫苗灭活,不能起到免疫传染病的作用。

所以,服药时最好用白开水送服,同时应当注意水的温度最好与人的体温相近,不超过40°C。

赞赏

长按







































福建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jc/723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