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华蓥6旬夫妻照顾患病大哥30余载
8月13日,天气较前几日凉爽。广安市华蓥市华龙街道东方村,村民赵玉富在自家院子里,正在用电动剃须刀为大哥赵玉学理发。赵玉学脖子上系着一条粉色的围裙,银白的的头发一撮一撮地落下。
赵玉学今年76岁,脸色白皙干净,神色严肃,手指蜷曲着,好像随时会从凳子上滑到地面。他在年幼时患有小儿麻痹症,此后“穿鞋子分不清左右,穿衣服分不清前后,”行动不能自理。
年,照顾了赵玉学40多年的母亲高龄去世,当时赵玉富的孩子仅仅11个月,家里也不富裕,他和妻子王德琼却主动承担起赡养长兄的责任,这一养就是32年。
“只有现世的弟兄,没有二世的兄弟,如果不照顾大哥,就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赵玉富说。
送大哥去敬老院?
夫妻俩提三大要求
赵玉富家的大门上,贴着两个还未褪尽红色的“喜”字,正堂屋正中间白色的墙面也贴着一张“喜”字。去年,他们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的儿子,在外漂泊了十多年后,32岁时娶了媳妇。虽然村子里,他同龄人的孩子差不多都上小学了,但这也算了却了赵玉富和王德琼的一件心事。
赵玉富今年63岁,王德琼今年58岁,32来,他们一直照顾自己的大哥。
前些年,包括冯沫力在内的几任村支书都劝赵玉富夫妻俩,将赵玉学送进敬老院,免费照顾。但到如今,这个提议村上再也没人说过。
那是因为当时,赵玉富夫妻俩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给他煮饭吃,二是要有人给他脱穿衣服,三是要擦洗身子。”赵玉富想着,自己照顾、守护大哥几十年,换了地方他不能比现在过得差,否则心里永远有歉疚。
不过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在村上,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德琼有一份公益性岗位,一个月元,每天服侍大哥吃完饭,她就要去打扫村委会办公室。
去年5月,他们村引进花椒业主,趁着花椒地除草、施肥或者收花椒时,赵玉富就去地里打零工,每天收入60元。再加上种着一亩多的地,足够自给自足,家里养着30多只鸡鸭,蛋自己舍不得吃,每个月凑够了,就拿去卖了。
“这么多年,如今生活也更好了,大哥还是要照顾好,让他晚年过得更舒心。”王德琼一边说,一边为赵玉学擦去身上残留的头发渣。
被大哥“绑住”的那些年:
没外出务工不后悔,
自学成才卖泡粑致富
02谈到照顾大哥,一说到激动处,王德琼就会闭上眼睛。
30多年前,在其他亲戚的劝说下,王德琼最先心软了,她说服了赵玉富。“大哥是我们的亲兄弟,没人愿意养,就我们养吧。”
当时,赵玉富母亲刚刚去世不久,赵玉学有3个弟弟和1个姐姐,人虽多,谁来照顾赵玉学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当时成家的四兄弟里,只有他们的二哥和赵玉富。其时,二哥以“养老不养兄弟”为由推脱。
那时,王德琼刚嫁进赵家2年多,大儿子还不满1岁,应下这件事后,她又增加了不少差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事越来越重。
“刚开始,他勉强还能走路,我儿子在摇篮里时,他还能摇一摇。”王德琼回忆,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把他拉起来,把饭端给他,他自己用勺子慢慢吃,半个小时后,就给他换衣服裤子擦脸。
夏天炎热,赵玉学换下的尿片,王德琼每天都要清洗。冬天寒冷的时候,王德琼就把衣服一件一件的套在他身上,保暖。“换洗后,要用甩干机把衣服上的水甩干,晾个2、3天就好了。”
但是,赵玉富家并不富裕,夫妻俩需要为一家五口人的生计忙碌。当时他们住的房子还是老一辈留下来的泥瓦房,夫妻俩虽然年轻,但还没来来跟上“出村务工”潮,就被大哥“绑”住了。
这股务工潮越刮越猛,他们也曾有片刻心动。
往后几年,村里同辈人中,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外面挣钱快,而且更轻松”。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留在家中照看大哥和小孩。“走不出去,生活依旧要过,还要带着大哥,一家子好好过。”
“当时赶集看见有人卖泡粑,生意特别好,自己不会,就想着找师傅教,可这是养家的手艺,师傅轻易不外传。”王德琼不甘心,就自己琢磨吧,开始实验蒸泡粑。
“那时每天早上7点多就看到她出门,沿着路边吆喝,赶集,到了中午12点,又看见她背着背篓走回来。”今年68岁的邻居赵光远,与他们乡里乡亲几十年,在他的印象里,赵学富一家人都肯吃苦,心善。
现在的王德琼已经不蒸泡粑了,但提起当年的事,她的话匣子就关不住。“最好卖的时候是每年的庙会,在庙会前一天的下午就要开始磨米,斤米,连磨带蒸弄一个通宵,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赶到庙会集点售卖,一个泡粑卖几分或者1角钱。”
就这样一分一角的积攒,一个乡镇一个乡镇的吆喝售卖,凭着卖泡粑10多年的收入和赵玉富每年种的四五亩田地的收成,他们一家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连凑带借,终于从泥土房住进了砖结构房,提供给赵玉学休养的地方也更好了。
愈加深厚的亲情:
一辈子哄着他、照顾他
03一晃眼30多年就过去了,夫妻俩对大哥的感情已越来越深。
年冬腊月间,赵玉学的肚子越肿越大,夫妻俩抬着他,他的脚亦软无力。夫妻俩医院。刚开始,医生没诊断出具体病因,认为不易医治。
“虽然是这么说,但在医生嘱咐下,我们还是坚持给他输了3瓶药水,当时花了3千多元。”出了院,赵玉富找医生开了治疗腹水的药物,还请村上的赤脚医生来看病,但是医生总是念叨“不得行了不得行了”,让赵玉富夫妻俩都很烦躁。
生病期间,赵玉学更像一个小孩子。“喂他吃药的时候,要哄着他,要说‘乖乖,听话哦’这些话,赵玉富说了30多年。
因为生病,赵玉学只能吃流食,王德琼去商店选购奶粉,要求不仅管饱,还要有营养,她选了元一桶的营养奶粉,天天喂他。
后来赵玉学的腹水消了,赵玉富很开心,一见到赤脚医生就会又气又打趣地问“你看他脸色好不好耶,像不像你说的那样子呢”。
受到赵氏夫妻的影响,在村子里,邻居王述辉经常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要相亲相爱,兄弟姐妹感情要像赵玉富两兄弟一样,不离不弃,手足情深。
赵玉富说,现在哥哥已经76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这么多年过来了,以后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哥哥的,我们要为他养老送终。”
天气变化感人?广安8月“水深火热”!川渝推出共同实施31个重大项目,涉及广安的有这些广安人八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广安1起!四川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5起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典型案例来源川报观察编辑|林七七提醒|转载请注明来源!投稿联系
商业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上一篇文章: 手足要闻速预约全国著名矫形外科专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