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小儿麻痹症疫苗糖丸,竟然得了小儿麻痹
宝宝吃了小儿麻痹症疫苗的糖丸,反而得了小儿麻痹症?这么离奇的事件,却真实上演着。杭州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爸爸带宝宝去社区服务中心服用了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糖丸之后,发生了覆顶剧变,原本活泼好动的宝宝,竟突然浑身瘫软如泥,最后证实宝宝得了“婴儿型偏瘫”,俗称“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疫苗,为何不医反病?原来,宝宝在服用疫苗糖丸的时候,恰巧患有肛周脓肿。在接种告知书上注意事项的第3条写着,患肛周脓肿的儿童,建议接种收费的IPV疫苗,而不是一般免费的糖丸疫苗(OPV)。然而这条注意事项,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什么肛周脓肿遇上小儿麻痹症疫苗糖丸反而会导致小儿麻痹呢?
什么是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与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有一定关系。免疫力正常的孩子在日常擦屁屁后,一般不会出现化脓、感染的现象。但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就有可能由于清洁不够或皮肤破损导致感染。患儿发病初期,肛门周围会出现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会出现疼痛加剧、红肿发热等症状,随后孩子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哭闹不休。如果不及时治疗,脓肿会蔓延扩散,严重的可能会演变成肛瘘。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来说,由于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患上肛周脓肿。在预防肛周脓肿上,要及时更换尿布;在给孩子换尿布片时,一旦出现哭闹、吵闹,甚至食欲不佳等反常表现时,都要引起注意;平时要多注意孩子肛门周围皮肤,如检查是否存在发红、硬结、流脓等情况,此外,还得多留意孩子口腔、颈部皱褶部、脐部等部位的皮肤;坐月子期间要注意,母亲不要过量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疫苗糖丸?所谓“糖丸”,即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OPV),能诱导免疫应答,使人体产生对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这种有活性的病毒对免疫力正常的宝宝是没有致病力的,但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则可能产生致病力。
当肛周脓肿遇上小儿麻痹症疫苗糖丸:国家药典和疫苗说明书没有规定肛周脓肿是接种禁忌,但是,患肛周脓肿有可能是一种免疫力低下的表现。所以,但凡有肛周脓肿的孩子不能服用糖丸等减毒活疫苗,BabyOkay强烈建议肌肉注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注射后除轻微局部红斑、硬结和触痛外,无任何其他经证实的不良事件。
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有孩子的家庭赶快看预防小儿麻痹症,2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