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爸妈千万别忽
导读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没有发育成熟,相对抵抗力差,所以更容易患感冒。大家都知道感冒了会出现发热,流鼻涕,头晕等症状,大人如此,小孩亦是如此。
但在此需要提醒各位爸妈的是,还有很多疾病与宝宝患感冒的症状很是类似,千万不要忽视了。小编整理了9种疾病容易与感冒症状混淆的疾病,分享给大家!
新生儿感冒症状新生儿感冒的症状大多都表现为流涕、打喷嚏、鼻塞、咳嗽。有的新生儿可能会因为鼻子不通气而张嘴进行呼吸,母乳喂养时还能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吸奶,宝宝表现烦躁、哭闹。患儿如果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
1脑膜炎这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疾病,会引起脑水肿和血液中毒,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就让孩子陷入危险,且每10个病例中就会有1个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
它的常见症状是手足剧烈疼痛,或手足冰冷、皮肤苍白、嘴唇发青、高烧、呕吐、乏力和头痛,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症状,是脖子僵直,难以唤醒,发出不同以往的哭声或呻吟。
2脊髓灰质炎属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故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之间,伴多汗,并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现象,经过2~3天体温可恢复正常。
1~6天后,再次发热,与第一次发热形成两次发热高峰,即“双相热型”。这是脊髓灰质炎发热的特殊热型,凭此可与感冒相鉴别。随后,逐渐出现肌肉疼痛、知觉过敏、项背强直,以至出现肢体瘫痪等典型症状。
3麻疹麻疹在发病的头1至2天会有发热表现,上呼吸道呈现出感冒症状,并伴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发红、怕光等现象。
第3天起先在口内粘膜上出现麻疹斑,其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皮肤,继之出现于头部、面部、躯干、四肢。随着出疹量的增多,新生儿发热情况也会加重。
4风疹风疹在发病的头24小时内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感冒症状,例如发热、流涕、咳嗽等,1至2天后皮肤出现浅红色丘疹,先从面部开始出现,在发病1至2天内遍布全身,并在2至3天后皮疹消退不留痕迹。出疹时会有耳后淋巴结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的现象。
5水痘水痘起病时有微热,全身不适,2天后在躯干和头面部皮肤上出现红色米粒大小的丘疹,尤以四肢比较多。丘疹出现1至2天后变成水疱,呈椭圆形,大小不等,疱内含透明液体,有痒感,5天左右泡疹干缩结痂,3周后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6猩红热发热高,发热3天后,先在头部、胸上部皮肤上出现呈猩红色的皮疹,然后扩展蔓延至全身。皮疹针尖大小,密集排列,像鸡皮一样,也有的皮疹融合成片。伴随出疹时有咽痛、扁桃体红肿,口唇周围苍白,舌面呈杨梅状。
7百日咳发病时有感冒样的鼻塞、流涕、干咳、低热等,但咳嗽越来越重,呈阵发性和痉挛性咳嗽,咳得很费劲,面红耳赤,咳嗽终末出现似鸡叫的吸气回声,接着又出现一阵相同的咳嗽,反复如此出现,一般持续2至6周。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起病时有发热、鼻塞及轻微咳嗽,很快转为寒颤高热,剧烈头痛,有喷射性呕吐,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甚至出现抽搐。多数人的皮肤上出现瘀点或瘀斑,婴幼儿出现前额膨出,头部强直等脑膜炎症状。
9风湿性疾病多发于普通感冒之后,伴着漫长的病史,逐渐出现游走性关节肿大疼痛。若此期得不到合理治疗,可继发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注意的是,若感冒后发生不明原因的四肢关节红肿热疼,应考虑到风湿热的可能。
新生儿如何预防感冒1、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应注意防范。
2、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这是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一般来说宝宝手脚温热无汗说明衣服合适。
3、避免交叉感染:少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回家后要洗手。
4、增加宝宝室外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5、保持通风。密闭的空气,会降低宝宝的抵抗力。
6、多喝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对身体有益,因此在感冒流行时,让宝宝多喝水,可以有预防的效果。
7、搓鼻子:在带宝宝出门前给他搓搓小鼻子,长期坚持,会很少流鼻涕,很好的预防感冒发烧。
8、按摩小脚心:脚底有很多穴位,经常按摩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新生儿护理推荐阅读:
宝宝感冒误区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
注:以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专属妈妈的论坛
瓒e懗蹇冪悊娴嬭瘯浣犳槸鑷繁鏈澶х殑鏁屼汉鍚?闊╄喘琛楃儹閿鍟嗗搧闊╁浗鐑攢娲楀彂姘村搧鐗屽悤- 上一篇文章: 57亿非法疫苗,你给孩子打了吗安全接
- 下一篇文章: 家里有孩子的赶紧来看看呀查漏补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