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身边一位小儿麻痹症的单亲父亲和他的
穿着黑色的老棉袄,1米52的个头,走起路来,左腿明显不便,44岁的项建明儿时因为一场高烧,得了小儿麻痹症,原本以为女儿的出生能给他不幸的一生带来惊喜。
没想到,女儿居然是先天性的精神残疾。俗称智障。
“直到今天,她的智力仍只有5岁孩子的水平。”看着身旁乐呵呵笑着的女儿,老项抿了抿嘴,表情变得让人难以琢磨,“有时候我觉得老天爷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
但不管怎样,女儿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再难,也得把她抚养长大。这个承诺,让老项吃了不少苦头。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家。
想象到很简陋,只是没想到会那么简陋。小编透露一句,采访时,我们的记者甚至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
一张堆满东西的方桌是一家人的餐桌,东西都是用了好几年的。
家里最常见的菜,就是榨菜和萝卜。便宜、下厨快,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
难以想象这是他们的家
拥挤、不透光,一家四口挤在一室一厅东莺新村28幢一楼,有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面积不到50平方米。这里是项建明的家,71岁的母亲姚菊仙、70岁的继父光权、19岁的项雪梅和项建明都居住于此。
拥挤、不透光,是对这个家的第一感觉。
进门后,我们眼前一黑,过了十几秒,才逐渐适应屋里的昏暗。
门口有一张老式木床,那是项建明和女儿的床,床对面有一张桌子,这里是一家人吃饭的地方,中间的缝隙仅能容一人通行。客厅被项建明改了成了父母的卧室,仅容得下一张1米5宽的床,再隔出了饭厅、厨房,屋子里堆满了各种杂物,以至于转个身都变得困难。
项建明说,原本家里还有一个房间,但为了多点收入,他把房间出租了。
家里唯一的自然光源,来自于头顶这片不到3平方的天窗口。
2
难以想象他所经历的遭遇
妻子出走,女儿智障,腿脚不便的他运了三年煤24岁那年,项建明有了一段婚姻。第二年,女儿项雪梅就出生了。不过,项建明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居然是一场噩梦。女儿被确诊为先天性智力残疾,这给了本已拮据的家庭重重一击,雪梅两岁那年,妻子不堪忍受贫困的生活,选择了离开。
这意味着项建明要一个人撑起一个家,这对于腿脚不便、只有初中文化的项建明来说尤为残酷。“我自己可以不吃饭,女儿总要吃的。”
把女儿交给母亲照顾后,项建明到处找工作,但四处碰壁。没办法,只能借了一辆三轮车,运煤赚钱。可运煤的活并不好干,要靠力气说话,这显然不是项建明擅长的。其他工人一口气能把七八块煤块搬上三轮车,他只能搬3块,“一不小心,煤块还会掉下来,摔坏的煤块还得从工资里扣,刚开始的时候,赚的还没赔的多。”项建明不好意思地说,老板劝他别干了,他苦苦哀求,才保住了这份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
项建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安静的看着女儿做喜欢做的事情。
其他人来回一趟能运近百斤的煤块,可项建明的左腿用不上力,最多一趟只能运50来斤。就算他干得时间比别人长,拿到的工资却远远比不上别人。
那时刚好是初秋,天气已经有些凉意。早上五点左右,项建明就要踩着三轮车出门了,直到晚上8点才能回来,用他的话说,回到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躺在床上,使不上力的左腿会疼得直发抖,两只手也肿得厉害。
最让项建明难以接受的是,有时候付出未必有回报。有一天,两个工人临时没来,为了多赚点钱,项建明答应老板多运点煤。这一天要运的煤,比往常多出一倍,一想到能多赚钱,项建明非常高兴,可心一急,他搬了80多斤煤到三轮车上,这比平时他拉的煤重了足足30斤,骑到半路,三轮车打滑,项建明连人带车摔在了地上,一车的煤全碎了。项建明这一天白干,他懊恼地蹲在路边,抓自己的头发,一个大男人,生平第一次流了泪。
运煤的日子,一拉就是三年,直到后来杉杉服装厂特招残疾人,他被招去车间做熨烫衣服,项建明和家人的生活才得以好转起来。
3
难以想象他抚养女儿的日子
女儿十岁上小学,小便失禁,只能送她去特殊学校做包子,是19岁的项雪梅最喜欢做的事情。
平常,懂事的雪梅也会帮着扫扫地,洗洗衣服。
7岁时,雪梅第一次进幼儿园,但老师发现项雪梅的语言发育并不好,听不懂,不会说。
10岁时,雪梅读小学,但这时的他说话不清,思路明显比同龄人混乱。两星期后,老师发现雪梅连大小便都不会,在老师的建议下,项建明送女儿去姜山的一所特殊学校上学。
每天早上7点,项建明骑着电瓶车送女儿去学校,半个小时后就能到。但学校9点才开始上课,项雪梅就在学校门卫室等着,“没办法,我要赶在8点半之前到公司上班。”项建明说,学校门卫也很通情达理,会主动帮他照顾雪梅。
这样特殊的接送,一直到雪梅17岁从学校毕业才结束,当被问及中间的辛苦,项建明一笑了之,“只要她能学会点东西就我很开心了。”
雪梅认字了,会写自己的名字了。有一天,当女儿把自己的名字和他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项建明的眼圈红了。
雪梅学会梳头发了,当她笨拙地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拢着短发,项建明又一阵心酸,“我女儿终于不再是假小子了。”
雪梅学会做包子了,她熟练地发面、拌馅、包包子……当她不顾烫,捏着一只刚蒸熟的包子边喊着爸爸吃,边塞进项建明的嘴里时,项建明笑出了泪花。
4
难以想象单亲父亲照顾女儿的种种不便
女儿长大了,买内衣、卫生巾,都是他出面去买项建民和母亲、女儿的合影,这是这么多年来,一家人唯一的合影。
如果说赚钱养家,靠吃苦就能抗过去。那么应对女儿的生理期,让项建明相当尴尬。
17岁的生日过后,雪梅来了生理期,她比同龄人要慌乱得多,急急地找到爸爸,慌慌张张地说:“爸爸,我流血了。”
从那以后,买卫生经成了项建明另一项必备的工作,同时,他还需要向周边的女性朋友咨询,怎么帮女儿挑内衣,“女儿从小到大的衣服都是我买的,可是买内衣还挺不好意思的。”
如今,女儿已经19岁,学会了梳头,洗衣、做饭、做包子,这让项建明很欣慰,但在他心头仍有块石头没有落下,“哪一天女儿生活能自理了,我就满足了,如果能找到一份工作,当然最好不过。”项建明说,这是自己此生最大的心愿。
老项的愿望——
女儿自理能力还是不错的,希望能给她找一份工作。比如干杂活,整理整理东西都。只要能交起码的医保和社保,其他要求并不是很高,至于工资,也没什么标准,家里现在也不指望她赚钱养家,我只想让女儿能够充实一点,让她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
社区大院的各位朋友,如果你愿意提供给雪梅一次工作机会,或者愿意帮她找一次工作机会,那么请将这条信息转发出去,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弥补一些幸福,给这位伟大的单亲父亲,一点鼓励,一点敬仰。
欢迎致电我们的热线,或通过后台留言给我们。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帮项建民圆一个梦想,希望我们的接力,能让雪梅多一份笑容。
社区大院诚征合作伙伴
有好吃好玩,联系我们,然后回馈给伟大的粉丝。
联系方式: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上一篇文章: 伤不起的小儿麻痹症
- 下一篇文章: 健康宝宝服糖丸意外致小儿麻痹哪些婴儿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