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一同成长性格之公山狗的故
公字的七字诀
彼此相顾待人公同心合意处事公
什么是公?
1.公就是不单独、不自私、不孤僻。
2.就著我们与人的关係,公就是思念相同的事、有相同的爱、魂里联结、彼此相顾、一同欢乐、一同受苦、一同得荣耀。
3.就著我们与神的关係,公意即放下个人利益,联於使徒和三一神,為著完成神的定旨。
引题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蜡烛,当蜡烛燃烧时,会发生甚麼事?
(蜡烛会发出光和热,照亮我们,给我们温暖,但它会越烧越短,至终化為一堆熔蜡,或甚至甚麼都没留下。)
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个人,她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却照亮了别人,她有一个外号叫:喜乐阿妈。她用了她的后半生,四十多年的时间,照顾这些孩子,把他们看作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山狗的故事小时候,大家都叫我「山狗」。因為我叫阿山,而且只能像狗一样在地上爬。
我五岁时生了一场病,连续发高烧一个多星期。从那以后,我的脚就完全没有力量,甚至萎缩变形。医生说,我得了小儿麻痺症,一辈子都不能走路了。
大多数的时间,我只能在地上爬来爬去。邻居的小孩常常跟在我身后大喊:「山狗山狗快快跑,去把兔子抓来烤。」我不知道该怎麼办,只能边爬边哭。
那时候生活很苦,弟弟妹妹又接连出生,偏偏爸爸种的芒果,不是遇到乾旱,就是被颱风吹落果子,收成一直不好。
有天晚上,妈妈对我说:「阿山,家里又要多个孩子了。你爸爸和我实在没办法再照顾你,我们想送你去喜乐保育院,听说那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小孩。」我低著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坐在保育院大门口,看著爸爸妈妈渐渐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哭了。「来吧,阿山,」突然有双大手把我抱起来。「我带你去房间,顺便认识一些新朋友。」我揉揉眼睛,惊讶的看著这张陌生的脸,蓝蓝的眼珠,细细高高的鼻子,和金色与灰白夹杂著的头髮,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大家都叫我喜乐阿妈。」她温柔的说。
保育院里的每个小孩都和我一样,有一双萎缩变形的腿;但是他们也和我很不一样,因為他们都可以站立和行走。「想不想和他们一样?」喜乐阿妈问我。「我也可以吗?」「嗯,只要你够勇敢!」她笑著对我说。我拼命点头。
几天后,医院,医生先为我动骨骼矫正手术,然后為我的双脚打上石膏。我的脚虽然很痛,可是我没有哭。石膏让我动弹不得,只能躺在床上。
阿妈每天都来喂我吃饭,帮我擦澡、换衣服,她还会说耶穌的故事给我听。我觉得耶穌好厉害,祂曾经让瘸腿和全身瘫痪的人都站起来行走呢!
「耶穌也能让我站起来吗?」我问。「当然可以,」阿妈摸摸我的头说:「只要你愿意相信祂。」
一个月以后,医生拆掉了石膏,阿妈请人来為我量製支架鞋和拐杖。然后,
我终于站起来了。
可是,要拄著拐杖移动被支架鞋绑住的双脚,真的好难,一不小心就会跌倒。「没关係,慢慢来,」阿妈没有扶我,她要我自己站起来,因為,「不是随时随地都会有人可以帮助你。」她说。
喜乐阿妈介绍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戴眼镜的阿志,不管在哪里都捧著一本书;豆子的声音像打雷,几公尺外都听得见;美美随时随地都在唱歌,只是,她唱起歌来像池塘裡嘎嘎叫的鸭子;丁丁很爱画画,如果在房间找不到他,一定可以看见他在花园裡画画。我们每天一起吃饭、打扫和玩耍,也一起去上学。
进保育院以前,我从来不敢想像,自己有一天也能和其他小孩一样去学校上课。可是,阿嬤不但要我们上学,还亲自开车接送我们。「你们只有双脚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头脑可是和他们一样聪明呢!」阿妈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除了上学,喜乐阿妈还特别为我们安排英文课。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在花园裡教我们说英语,唱英文歌,还会说好听的故事。阿妈常常拿著从美国寄来的信和照片告诉我们,在遥远的美国,有许多教会的朋友用金钱和祷告在关心我们。虽然我不认识那些美国的朋友,但是心裡好感谢他们。
保育院裡越来越多的,不只是像我这样生病的小朋友,还有「小狗」。阿妈只要在路上看见可怜的流浪狗,就会抱回保育院。
那些小狗刚来的时候全身脏兮兮,有的还生了严重的皮肤病。但是阿妈非常细心的照顾牠们,我们也会帮忙。那些小狗在阿妈的照顾下,从骯脏生病变得活泼又健康,就像我们一样。
就这样,我在保育院一直住到十八岁。那年,我考上大学,必须搬到台北。离开保育院那天,阿妈要我去她的办公室,她送给我《圣经》和《荒漠甘泉》。她说,我是她心中最勇敢的小巨人。我紧紧抱著她,抱了好久好久。
后来,我当上老师,结了婚,还生了两个健康又可爱的女儿。我常常回保育院看阿妈,虽然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有时候甚至连我是谁,都记不起来了,但是只要我站在她面前,她总是像以前一样,用那张熟悉又亲切的笑脸看著我,伸手抱抱我
七岁那年,我爬著进保育院;十八岁那年,我用自己的双脚走出去。
喜乐阿妈用她的生命,给了我新的生命。
问一问1.阿山得了什麼病?他為什麼会被送到喜乐保育院?
(他得了小儿麻痺症。因為家境不好,弟弟妹妹又接连出生,爸爸妈妈无力照顾他,只好把他送到喜乐保育院。)
2.阿山几岁进入「喜乐保育院」?几岁离开?他进入时与离开时,心境有何不同?
(他七岁那年爬著进保育院,不是自己愿意的,他看著爸妈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哭了。当时他一定感到非常孤单、无助。但是经过了十一年在保育院的生活、学习,他十八岁那年,考上大学,满带著爱和感激,相信也带著许多同伴的祝福,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保育院。)
3.阿山刚进保育院的那段期间,喜乐阿嬤如何照顾他?
(温柔的抱起他,带他认识新朋友,,鼓励他只要勇敢,就可以像其他院童一样站立和行走。医院动手术,术后细心的照顾他。向他诉说耶穌的故事……)
4.喜乐阿嬤除了帮助小儿麻痺症病童能站起来走路之外,还给了他们什麼帮助?
(爱他们,鼓励他们,如:”你们只有双脚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头脑可是和他们一样聪明呢!”。重视他们的教育,亲自接送他们上下学,甚至教他们英文、说故事给他们听,使他们觉得被爱、被关心…)
想一想因著喜乐阿妈的付出,许多像阿山一样的孩子,人生有了大改变,从无助、无望到充满喜乐、光明。如果你是阿山,因著曾经被爱、被帮助,是否也会向神、向人满怀感激,成為一个乐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裡面,祂的爱也在我们裡面得了成全。
(约翰壹书四章12节)
生活操练有怜悯的心肠,不嫌别人麻烦,愿意花时间、金钱或体力,给需要帮助的人。
一同成长之路照耀孩子与父母信仰有信仰的妈妈群s爱是永不败落。赞赏
- 上一篇文章: 父爱没有残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