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老心语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为军医,为兵服务是天职,入朝作战救治伤员是本分,抗震救灾医治受伤群众是使命,救治疑难病人是医生的职责。
”年隆尧地震胥少汀教授与部分被救治伤员合影年在胥少汀教授唐山地震灾区开展救治工作年随时任总后卫生部长韩光等视察脊髓火器伤实验现场年在烟台随访部队伤员恢复情况年3月在潍坊查看部队伤员伤情“作为一名医生,工作就是治病救人,要想有这个本领,就必须要一辈子不断地学习,不但向老师学、向书本学,还要向同行学,更重要的是要向病人学习……学好才能治好。
”充满历史感的图书阅览证与《实用骨科学》主编陆裕朴等合影年在重庆与李起鸿、卢世璧、王继芳等合影年《实用骨科学》第三板筹备组与葛宝丰、徐印坎等合影胥老在阅读外文文献给晚辈展示从医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的心得笔记认真细致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随访记录制定治疗方案前,医院询问当时手术细节与科室专家在一起讨论《实用骨科学》再版事宜谈起第四版《实用骨科学》的创新与编辑工作,胥老总是兴致勃勃《实用骨科学》第四版书稿“作为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掌握新的先进的治疗方法,还要懂的为患者选择最适合其病情的方法,新方法可以是先进的,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因此医学创新要以医治病患需要为创新动力,以惠及患者为创新目标。我在骨科专业领域求创新,是为了更好治疗病人,提高治疗效果,加快骨科学的发展。
”仔细询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出门诊对待患者一丝不苟,详细查体在门诊为患者讲解病情查房讨论后亲自去病房为患者查体整理改革创新资料医院学科评估部分学术奖项、学术任职及出版专著““医学技术不能保守,需要后来者居上,医学事业才能发展。我把知识和经验一代一代往下传,那就等于我的生命在延续,为什么要保留呢?”
”年7月23日研究生毕业答辩会后合影检查年轻的研究生们课题实验工作日志参加每周三上午全科各专业疑难病例查房给年轻医生点评病例汇报观摩指导研究生手术“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胥老,我们永远怀念您!敬重的长者终生的老师
时述山
我的老师胥少汀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骨科专家。医院骨科的创始人之一。我在骨科工作,有幸直接得到他的教益多年。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追忆以往那些令人难忘的事,以表示我的敬意。
胥老善为伯乐,乐栽桃李,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培养。正是在这位开拓者的热情帮助和勉励下,年轻人辈辈脱颖而出。我上世纪70年代初刚步入骨科时,手里一本骨科书都没有,到各书店去买都是空手而归。在这种情况下,临床中碰到不熟悉的伤病,就请教当时还没有完全恢复工作的胥老,他总是耐心讲授,又把自己写的读书卡借给我参考,还借给我《解剖学方法》一书,这对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医院宿舍住时己是蜚声中外的骨科专家,但他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努力实践着他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信念。坚持刻苦读书,孜孜不倦钻研医术。年近70高龄的胥老,依然是坚持定期骑自行车往返北京多家医学图书馆的读者。晚上,本应是享受家庭天伦之乐的时间,医院图书馆查资料。多年前在院周会上,医院政委的李大刚讲到,有一天自己有事到图书馆,偌大的图书馆,只看到胥老独自一人在看书,他深为胥老的精神所感动,要求年轻医生很好学习这种精神。胥老多年来坚持利用每周查房时间,给大家介绍骨科发展的新动态。
胥老尽管在骨科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人却很谦虚宽厚、平易近人,严格遵循以科学态度处事,临床工作中有良好的技术民主作风,即便对年轻人的意见,都不轻易否定,而是耐心倾听,平等探讨,表现出长者的风度。80年代科里收了一例下肢肌肉萎缩的病人,原诊断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并拟定了手术方案,术前一名年轻医生对诊断提出疑义,胥老得知后再次检查病人,查阅文献,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修改了原有的诊冶意见。
当年,胥老送我一本他自已主编的《骨坏死诊冶聚焦》,我迫不及待几天就阅完,因为那不是一本普通的专著。记得那年春节前,胥老发烧住院,我们去看望老人家,一进病房我惊讶地看见胥老还在写书稿,当我劝他先好好休息,待痊愈后再写时。他艰难地笑着说,这骨坏死专著交稿的时间快到了,要赶一下。今天,我收到的不仅是业务专著,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胥少汀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终生难忘的教诲
悠悠五十载,难舍师徒情
刘树清
胥老虽逝去,但他那种严谨治学、侮人不倦精神永远留在我心中。
25年前的初冬,刚刚下了第一场小雪,科里收治了一个18岁女孩。她因爬上院内枣树打枣,换取油盐钱,不幸从三米高枣树上摔下,造成胸椎骨折,双下肢活动障碍,经门诊诊为"胸12骨折脱位不全瘫"住院。女孩的父亲是河北革命老区的一个残废的退伍老军人,他带着一个18岁女儿,以种地为生,艰苦度日。在万般无奈情况下,求救他的老上级(当时我院门诊部主任王运国)来院治疗。经全科讨论,决定手术减压,使用脊柱椎板支撑器固定,手术由我主刀,于学钧副主任协助,手术顺利下台。术后发现双下肢瘫痪加重,当晚急诊手术探查,硬膜外无血肿,考虑瘫痪加重可能与内固定有关,逐取出脊柱支撑器。因患者手术后瘫痪加重,家庭生活困难,最后经科内研究决定,免除部分住院费,派救护车送回家康复,病人非常感激。
科内组织对此病人进行讨论,会上胥主任表明患者诊断及治疗原则是正确的,接着分折可引起瘫痪加重可能因素,最后一针见血指出,造成此例脊髓损伤加重原因,就是把成人所用脊柱支撑器置入发育差、个小的女孩椎管内,结果置入的支撑器头压迫脊髓。手术虽然x线片显示手术很完美,但由于末注意使用固定器材与椎管大小的个体差异这个细节,招致病人瘫痪加重。说明术者对使用骨科固定器材未充分熟悉,对手术缺乏准确的预见性。但人不是神仙,诊治疾病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出现问题也是难免的。现在问题已经发生,重要的是采取必要恢复措施及和积极做好病人工作。
事后我自己心情非常沉重,一次查房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胥主任汇报。我说在临床工作中犯了这么严重错误,压力很大,应该怎么办?胥主任沉思了一下,接着就把自己年轻时在临床工作中犯过的两次错误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他说:“一位外科医生的一生不可能完全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就应该深刻反思,要敢于在同事面前老老实实承认错误,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认真纠正错误,还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相反,如果掩饰错误,推卸责任,甚至为保全声誉不惜弄虚作假,其结果只会身败名裂,害人害己。”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对临床医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临床医生成长和成功的关键,今后要务必注意培养及加强训练。”
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有时眼前仍不断浮现出,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老专家,能够在学生面前讲述自己年轻时期的痛苦经历,令人钦佩。这一课,他用淳朴而诚恳的语言给我们描述出老一辈专家的优良品质,他树立的崇高榜样值得我们毕生学习。这一课,也成为挂在我心上的警钟,时时警示自已,行医必须对病人一定做到“三要”,一要对病人要有爱心,二要在诊治过程中一定要高度责任心,三要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追忆胥少汀教授
任继鑫
这些天我的思绪一直也没有平静,总想写点和胥老有关的事情,可又怕文笔不好,迟迟没有动笔。犹豫再三,结果错过了截稿日期。
我94年到总院骨科时对骨科知识一窍不通,想快速成长,焦急万分。幸亏有胥老主编的实用骨科学(当时骨科书籍很少,被称为红宝书),使我成长很快。凭借这本书,让我在进入骨科一年多的时候,顺利通过了全国骨科主治医师考试。
刚进入骨科胥老主持大查房,对胥老渊博的知识、对病情合理清晰的分析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我自己对病情的分析能够和胥主任的分析有点一致,我都会沾沾自喜。
年我在实验室做研究生课题,尽管我不是胥老的正式弟子,可他老人家一直关心着我的课题进展,帮我详细设计实验步奏,分析试验失败的原因。在孙天胜主任和胥老的关怀指导下,顺利完成研究生课题。
胥老除了在业务上指导、循循善诱年轻一代医生外,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为人师表的大家风范。我姓任,刚来科里人们都叫我小任(音同小人),胥主任重从来没有这样叫过我,先叫了我两年任大夫,后来干脆叫我老任了。虽然叫我小任我觉得很正常,但胥老却表现出了大师替人所想、温柔细腻的一面,堪称人生的典范。
胥主任在大家印象里不仅重视业务,在生活中也是我们的楷模。对于饮食胥老可以讲得头头是道,熟知各大饮食派系的精髓。年我陪同胥老去银川开会,在紧张繁忙的开会间隙,主办方安排去附近观光。胥主任拿着相机跑前跑后到处拍照,一会儿在人群前方,一会儿在后方,不时的还找不到他的身影,他成为了一群人中最活跃的人,充分表现了胥老热爱生活的一面。
胥少汀教授是大师、是大家,是我们人生的楷模。胥老一路走好。
来源: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任大江
欢迎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
orth
orthonline.- 上一篇文章: 真实案例3岁孩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