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简便易行的养生之法

时间:2021-11-9来源:并发病症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手足癣医院网站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8871.html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保健和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很多人爱上了泡温泉,在热气腾腾的温泉中泡上一阵,会让人有一种身心通泰的感觉。其实除了去泡温泉,还有一种更简便的休息方式,那就是——“足浴”。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怯;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这两句话道明了足浴能养生的道理及脚部保养的重要性。从经络学的观点看,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部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有着人体的“第二心脏”的美称;这6条经脉之根都分别在脚6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占全身穴位的1/10。经常进行足浴,使足部的涌泉、太冲、隐白、昆仑等诸多穴位受到热力刺激,就会促进人体血脉运动,强身健体,推迟衰老,祛病延年。

足浴的适应证较广泛,适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皮肤科,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足浴不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脚气、脚臭、脚垫、脚冻伤、脚干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发凉、肿胀等病症,而且具有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活血通络作用,故适于痹症、颈椎病、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四肢厥冷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足浴还能明显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治疗神经官能症。甚至可以降压醒脑,提高人体免疫力,尤其是对中老年人的动脉硬化、血脂增高、血管病变、末梢循环障碍、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抵抗力下降等有较好辅助疗效。

足浴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骨伤科用药多应用通经走络、开窍透骨之药物。如透骨草、威灵仙、海桐皮、红花、苏木、羌活等。主要功效为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利关节。适应症:适用于一切跌打损伤,痹症、颈椎病、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四肢厥冷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对于早期肿痛,筋翻骨错,或关节损伤;晚期关节活动受限效果显著。

1

怎样进行足浴?

选取适量水于脚盆中,水温应因人而异,以脚感温热为准,或烫或凉都不好,一般足浴水温:40-60度为宜;水深开始以刚覆脚面为宜,先将双脚在盆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手或毛巾反复搓揉足背、足心、足趾;为强化效果,可有意识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于足心的涌泉穴等;为维持水温,需边搓洗边加热水,最后水可加到足踝以上;洗完后,不要晾干,用干毛巾反复搓揉干净最好。实践表明,晚上临睡前足浴的养生效果最佳,每次足浴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足浴完毕最好在半小时内上床睡觉。

2

足浴有哪些禁忌症?

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足浴的时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时候可以暂停足浴,让患者平卧片刻后,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给患者冷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如果足浴中使用的药物引起了皮肤的过敏,应该立即停止足浴。医院进行治疗。

3

足浴配方

如果在家做足浴,可选适用自身需要的中药配方,药碾碎后用沸水沏开,然后用药的蒸气熏蒸足底部5分钟,再加水,将足部浸泡在水里。

保健足浴配方: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治高血压病配方: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

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

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bfbz/1350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