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输液这条捷径到底走不走

时间:2018-5-9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逃离北京以后,我在南昌持续水土不服。最严重的一点,医院动辄给小孩输液的情况。

上次小宝生病,一走进留观室的护士站,我就被吓到了,好多好多家长正忧心忡忡地抱着孩子等着输液。甭管是还没出月子的婴儿,还是一两岁的孩子,搁在护士台上躺着,护士一针扎下去,孩子嗷嗷大哭,年纪小一点的基本都扎头上,个头大一点的脱掉袜子扎脚上,老实不爱动的直接扎手上(当然,还得看孩子的血管在哪个部位好找)。

我承认,不排除有些危险疾病,必须得输液,像我家小宝,上次若不是输液及时控制,可能就发展成了败血症;再如幼儿肺炎、急泻等。

但更多的是,简单的发烧,就给孩子输液。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孩子发烧我经常碰到。女儿一岁半之前,总是隔三差五发烧,那时候一点儿经验也没有,经常半夜爬起来捞着她去看急诊。看的次数多了,医生的诊治套路也基本知道了,看孩子嗓子有没有发炎,听心肺有没有杂音,开单子验血(这是我女儿的噩梦),摸一摸扁桃体有没有发炎……

说实话,北京这座城市除了雾霾重一点,人口密集一点,其他都很好,尤其是医疗观念与技术上,都比较前卫。能顺产的绝不拉你去剖腹,能吃药解决的事,绝不让你输液,就算是小诊所,也有这个节操。

一般孩子发烧,不是嗓子发炎了,就是血常规显示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在确定心肺音正常,医生看完血常规结果,如果各项指标都还可以(就是上升的没有高得离谱,下降的也没有低得离谱),会建议你先观察,多喂水或先吃药、物理降温,自行观察、处理,叮嘱你,不行随诊,再决定是否要打针。

所医院,小到各个小诊所(孕期和孩子发医院),我都很少见到幼儿输液。去年一整个冬天,都被小宝大便难困扰,我和孩子爷爷带医院好多次,从特需、急诊看到肛肠科,从未见过动辄给孩子输液的情况。

但回到南昌,不论去哪个诊所,医院,小娃娃吊水都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做雾化,问一位家长孩子(一岁的样子)怎么了,要输液,孩子妈妈说,孩子烧了两天也没有退烧,着急了就来输液,好得快。(然后下次发烧还得输液,非得输液不可。一是父母扛不住,二是孩子上次明明可以自己建立起来的免疫力被输入进去的抗生素搞得功亏一篑。)

如你所知道,输液输的是啥?氯化钠盐水、葡糖糖,兑头孢、炎琥宁等抗生素。

前两年在网上盛极一时的“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报道铺天盖地,大家开始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动辄输液的现象日趋不见,对于自觉不舒服主动要求输液的病人,也会劝他们先吃药看看。

我曾天真地以为,这样的常识早已全国流行了呢,没想到在这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还是这么盛行。(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在非洲?印度尼西亚?)

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自身。

1.让孩子生扛,时间久,过度担心。

发烧一般都有个过程,少则一两天,多则三四天甚至一周的样子。不可能说发一下烧立马就会好。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是非常焦虑的,孩子万一烧成脑膜炎、小儿麻痹症……怎么办?不行不行,医院打针。

在没有确定病因或明知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还这样自己吓自己,真为你的心态捉急啊!过度担心就以牺牲孩子建立自己新一轮的免疫力为代价,未免太自私了吧。

还有的爸爸,觉得孩子发烧会让生活变得凌乱、疲惫,为了让这个“麻烦”尽快解决,小毛小病也坚持要给孩子输液,说“好得快”。

欸,身为爸爸,在妈妈精疲力尽还在苦苦坚持的时候,能耐心一点不?

2.中国式带娃的影响。

网上曾经流行一个段子,说外国人带娃妈妈是主力,爸爸空闲负责搭把手,而中国式带娃一般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扎堆带,我曾见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妈妈5个人带一个孩子的家庭。

扎堆带娃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妈妈轻松一点,但也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分歧太多。比如南方的老人觉得给孩子吃鸡有营养,北方的老人可能觉得“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一只”,吃鸽子这样的飞禽才有营养……

孩子生病时往往会各执己见。拿感冒发烧来说,老人觉得,打针孩子受罪少;有自己的育儿观的新手妈妈觉得,得让孩子不断建立起自己的免疫力,不能动辄打针吃药,让孩子死扛。

我们家就是这种情况,我女儿不爱吃药,强行喂又怕她呛到,不吃药就只能硬扛。有时候觉得不行,还是塞给她吃,就算喂成功了,基本也就在肚子里打个滚,就吐掉了,连同胃里其他的东西,吐空为止。

次数多了,加上每次看见孩子又是眼泪又是鼻涕的,还咳嗽发烧,爷爷奶奶就会心疼地说,算了,去打针算了。

念叨得多了,再看着难受的孩子,我的内心也在一点一点动摇。好几次我都差点屈服了,但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各种说辞,再坚持一个晚上看看。往往在坚持的过程中,孩子第二天可能就好了,不烧了。

假如我没挺住屈服了,孩子就真的被拉去输液了……

(当然,我说这两点的前医院确定过病因,是普通的感冒不是其他重症)。

mark╲

除了家长,医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宝又生病了,前天晚上烧到40度,昨天白天39°+,昨天晚上40°+,去医院,医生说嗓子有点发炎,血常规显示有点炎症。医生说,打针吧。

“为什么?”

“有炎症。”

“能看出有炎症的那一项数值只比参考值高零点几而已呀。这也要打针?”

“好得快呀!”

“我们先扛一扛吧,您先开点药,扛不过再说。”

医生说也行。

你看,明明是可行的,为什么非要误导家长去走那个捷径?假如对孩子有好处,我谢谢您啊!明知弊大于利还如此处置,真的不敢苟同。

mark╲

这就是为什么从一线城市回来以后,我要像下面这位定居国外的妈妈一样吐槽“滥输液”的现象。

季节交替,天气更迭,孩子感冒发烧在所难免。每一个降落人间的小天使,都得度过这样的考验,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统,来抵御外界的干扰。作为“身经百战”的妈妈,在此建议大家,孩子感冒发烧时这样做——

(1)先确定孩子病因。

孩子因为什么发烧?季节性流行感冒,还是热伤风?还是扁桃体发炎?或是嗓子发炎?很多时候我们能猜到一些,但为了不耽误孩子病情,建医院看一下,确诊原因。

很多家长不愿意带孩子去,因为去了基本都得扎手指头验血常规。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医生是为了多赚钱!(讲真,真没哪个医生给过我钱,但我也要在这科普一下验血的必要性)

说实话,以前我女儿发烧的时候,看着孩子扎血时又害怕又伤心的样子(而且每次验血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我也不想带她去查,直到上次,我差点因为这样的拖延让小宝变成败血症,我才意识到查血常规的重要性。

那些我们常见的指标,什么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积压……真的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没问题当然最好,万一有问题又错过了最佳控制时期,你后不后悔?是扎一下疼还是后面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疼?

确定病因以后,我们自己心中也有数,也不会那么慌张、纠结不已了,也能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备好药、物理降温要用到的东西等。

(2)观察孩子发烧温度。

孩子发烧容易在晚上,我家两个娃,11点和清晨三四点是他们的发烧点。如果这两个点没烧,晚上基本都不会烧了。

38.5°以下,一般算低烧,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即可。超过38.5°,物理降温基本不太奏效,如果温度还持续走高到40°甚至+,就必须吃退烧药才能降温。北京市面上可见的退烧药普遍是泰诺,南昌这边跑遍全城估计都只有美林(民间说是红药水,医院的是白色的)。

但是也有特殊的孩子,上次在医院见过一个小孩,发烧只要超过38度就容易抽筋,所以医生叮嘱孩子奶奶,孩子只要烧过38°就赶紧喂退烧药。因为孩子如果因为发烧抽筋(或惊厥)的话,容易伤害大脑。

所以家长要格外注意,在育儿上,“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而定。

还有就是孩子高烧的时候,千万不能松懈。不要觉得烧一会儿会自己下去,有时候还真不会,持续高烧导致惊厥或抽筋不仅伤害大脑,还可能会烧坏耳朵(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因为小时候发烧致使左耳失聪)。所以需要退烧药干预的时候,就喂药。

(3)观察孩子精神状态。

一般孩子精神状态好,吃喝拉撒都正常,基本悬起来的心可以放下一半了。

我们老家有话说,“孩子最不会作假”。的确如此,孩子不舒服,肯定各种闹腾磨人;孩子发烧,但除了烧并不觉得有其他难受的地方,他们照样玩得兴致勃勃,吃嘛嘛香。

(4)多给孩子喝水。

发烧的孩子容易脱水,孩子退烧的过程中,尤其是吃了退烧药以后,经常会出一身汗。大量水分就这样悄然流失。及时给孩子喂温开水,补充水分,可以缓解孩子的不适。

在育儿路上,每一位有心的妈妈,都能从育儿小白变成育儿专家。但看过再多育儿宝典,心里有再多的育儿原则(“我的孩子我做主”),但是也请务必做一个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的妈妈。

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能“尽信书”。

比如,知道滥用抗生素的弊端,就一味地拒绝让抗生素介入治疗,这也是“作死”啊。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可能从普通的发烧变成了肺炎;尽早治疗或许输液两三天就好了,不配合治疗,耽误病情就得输上一个星期甚至更久。

所以说,育儿不能千人一面。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在育儿的过程中,走更利于孩子成长的道路。

要知道,妈妈这个职业无章可循,你要做的,就是“两相权衡取其轻”。孩子生病时,当前卫育儿观遭遇抗生素时,选择那个能给孩子带来最小伤害的方法。

END

长按







































白癫风医院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转载注明  http://www.yidannajf.com/jbjc/717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麻痹症_小儿麻痹症常识_小儿麻痹症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